紫穗槐在赣南红层路基边坡防护应用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植被防护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赣南红层边坡防护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工程防护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植被防护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6-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赣南红土工程特性及路堤植被防护的物种选择 | 第18-26页 |
·赣南地区概况 | 第18页 |
·赣南红土的形成、分布与特征 | 第18-20页 |
·主要成土过程 | 第18-19页 |
·红土的分布 | 第19页 |
·红土的特征 | 第19-20页 |
·红层路基边坡防护的植物种类 | 第20-21页 |
·本区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特性 | 第20页 |
·路基边坡防护的灌木种类确定 | 第20-21页 |
·紫穗槐根系的分布特征 | 第21-25页 |
·紫穗槐的生长情况 | 第21页 |
·四年生紫穗槐根系的分布特征 | 第21-25页 |
·小节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紫穗槐护坡机理分析 | 第26-33页 |
·根系力学效应 | 第26-29页 |
·根的结构 | 第26页 |
·根的物理性质 | 第26-27页 |
·根系稳固边坡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根系受力分析 | 第28-29页 |
·紫穗槐护坡的水文效应 | 第29-31页 |
·削弱溅蚀 | 第29-30页 |
·降雨截留 | 第30页 |
·抑制坡面径流 | 第30页 |
·降低坡体深层孔隙水压力 | 第30-31页 |
·植被护坡的附加效应 | 第31-32页 |
·小节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根土复合体强度试验 | 第33-57页 |
·概述 | 第33页 |
·根系的抗拉断试验 | 第33-36页 |
·根系的抗拉拔试验 | 第36-39页 |
·试验用土制作 | 第36-37页 |
·仪器设备 | 第37页 |
·根土复合体制作 | 第37-38页 |
·试验操作 | 第38页 |
·成果分析 | 第38-39页 |
·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试验 | 第39-55页 |
·试验设计 | 第39-41页 |
·试验数据及成果分析 | 第41-55页 |
·试验的误差分析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紫穗槐根系对改善浅层路堤稳定性分析 | 第57-84页 |
·概述 | 第57页 |
·根系固坡作用分析 | 第57-63页 |
·根系的区划 | 第57-58页 |
·保证边坡稳定时根系最小抗拔力计算 | 第58-60页 |
·根系实际能提供的最大抗拔力计算 | 第60-61页 |
·根系抗拉力计算 | 第61-62页 |
·局部稳定性判断 | 第62页 |
·单根最小抗拔长度计算 | 第62-63页 |
·根系固坡的稳定性分析 | 第63-65页 |
·根土复合体破坏情况概述 | 第63页 |
·浅层圆弧滑动面稳定计算 | 第63-65页 |
·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分析 | 第65-66页 |
·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66-73页 |
·路堤边坡堤身稳定性计算 | 第66-67页 |
·株距对改善浅层路堤稳定性分析 | 第67-71页 |
·根系护坡深度对改善浅层路堤稳定性分析 | 第71-73页 |
·赣南红层路基边坡的综合防护设计探讨 | 第73-82页 |
·工程防护的类型及其不足 | 第73-75页 |
·植被防护的类型及其局限性 | 第75-78页 |
·综合防护 | 第78-79页 |
·赣龙线典型路段综合防护设计 | 第79-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