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系统论文

山区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置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情况和前景第9-10页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形势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6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研究方案第19-21页
第二章 长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置技术研究第21-42页
   ·长下坡的界定第21-23页
     ·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第21页
     ·原联邦德国最大纵坡设计标准第21-22页
     ·东盟公路设计标准第22页
     ·美国AASHTO 标准第22页
     ·中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22-23页
   ·基本理论第23-26页
     ·定义和原理第23-24页
     ·作用第24-25页
     ·类型第25-26页
   ·设置原则和设置位置第26-28页
     ·设置原则第26页
     ·设置位置第26-28页
   ·技术参数研究第28-40页
     ·引道设置第28-30页
     ·避险车道线形第30-31页
     ·夹角和失控车辆驶入速度第31-35页
     ·长度、宽度和坡度第35-37页
     ·材料和路面设计第37-38页
     ·末端防撞效能设施第38-39页
     ·服务车道和地锚第39-40页
     ·排水和维护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避险车道实车试验研究第42-48页
   ·实车试验方法与内容第42-43页
     ·试验内容第42页
     ·试验方法第42-43页
   ·试验主要成果第43-44页
   ·试验成果分析第44-47页
     ·车辆质量与平均阻尼系数的关系第44-45页
     ·陷入深度与平均阻尼系数的关系第45页
     ·车速与平均阻尼系数的关系第45-46页
     ·车速与制动距离的关系第46-47页
     ·纵坡对平均阻尼系数的影响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避险车道数值模拟分析第48-57页
   ·PFC 计算程序第48-50页
     ·基本假设第48-49页
     ·基本理论第49-50页
   ·数值模拟第50-56页
     ·建立模型第50-52页
     ·对比试验第52-54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研究第57-63页
   ·监控系统第57-58页
   ·减速带第58-59页
   ·服务区和冷却站第59页
   ·交通标志标线第59-60页
     ·交通标志第59-60页
     ·交通标线第60页
   ·防眩和照明设施第60-61页
     ·防眩设施第60页
     ·照明设施第60-61页
   ·护栏第61页
   ·救援设备第61-62页
   ·道床的养护第62页
     ·常规养护第62页
     ·冬季养护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工程实例应用第63-69页
   ·水麻高速公路段避险车道设置第63-68页
     ·长下坡路段的确定第63-64页
     ·避险车道位置及各种参数设置建议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69-71页
   ·研究成果与结论第69页
   ·问题与建议第69-70页
   ·对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仑山隧道渗漏水治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护心滩建筑物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