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14-17页
     ·有待研究的空间第17-18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8-21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可能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2章 高校教师流动的理论分析第21-28页
   ·高校教师的特征分析及无序流动的内涵第21-23页
     ·高校教师的特征分析第21-23页
     ·高校教师无序流动的内涵第23页
   ·高校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人才流动理论第24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4-25页
     ·成本收益理论第25-26页
     ·契约理论第26-28页
第3章 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5页
   ·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第28-30页
     ·高校教师流动规模扩大第28页
     ·高校教师流动速度加快第28-29页
     ·高校教师流动方式多样化第29-30页
   ·高校教师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5页
     ·人才的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严重第30-31页
     ·各高校间教师流动频繁第31页
     ·地区间人才的单向流动加剧第31-32页
     ·由学校向其它行业的流动率上升第32-33页
     ·高层次与低层次人才流动不均衡第33-35页
第4章 高校教师无序流动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第35-44页
   ·高校教师无序流动的影响第35-37页
     ·社会方面第35-36页
     ·高校方面第36页
     ·教师方面第36-37页
   ·高校教师无序流动的原因分析第37-44页
     ·社会制度因素第37-40页
     ·高校环境因素第40-42页
     ·教师职业特征因素第42-44页
第5章 促进高校教师有序流动的原则和对策第44-52页
   ·促进高校教师有序流动的原则第44-45页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原则第44页
     ·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第44-45页
     ·教师诚信流动和高校诚信留人的原则第45页
   ·促进高校教师有序流动的对策建议第45-52页
     ·政府宏观调控第45-47页
     ·高校自主调节第47-49页
     ·教师诚信流动第49-50页
     ·多方力量合作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影响因素探析
下一篇:升格本科学校预算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