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1. 导论 | 第16-3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9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对相关文献的简要评论 | 第30-31页 |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31页 |
·论文的主要术语界定 | 第31-32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36-38页 |
2.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8-52页 |
·产权理论 | 第38-44页 |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 第44-47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47-50页 |
·资源特性、交易费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与变迁 | 第50-52页 |
3.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Ⅰ):与环境权比较的环境资源产权 | 第52-66页 |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产生 | 第52-55页 |
·环境权的产生 | 第52-54页 |
·环境资源产权的产生 | 第54-55页 |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涵义和性质 | 第55-59页 |
·环境权的涵义与性质 | 第55-57页 |
·环境资源产权的涵义与性质 | 第57-59页 |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主客体 | 第59-62页 |
·环境权的主体与客体 | 第59-60页 |
·环境资源产权的主体与客体 | 第60-62页 |
·环境权与环境资源产权的内容 | 第62-64页 |
·环境权的内容 | 第62-63页 |
·环境资源产权的内容 | 第63-64页 |
·比较分析 | 第64-66页 |
4.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Ⅱ):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66-85页 |
·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 | 第66-73页 |
·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的制约因素 | 第66-68页 |
·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的设置原则 | 第68-69页 |
·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69-73页 |
·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 | 第73-83页 |
·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原理 | 第73-76页 |
·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的设置原则 | 第76-77页 |
·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77-83页 |
·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 | 第83-85页 |
5.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Ⅲ):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功能 | 第85-98页 |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和优化配置 | 第85-89页 |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环境治理技术创新 | 第89-92页 |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经济持续有效增长 | 第92-95页 |
·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与收入合理分配 | 第95-98页 |
6.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 | 第98-119页 |
·我国环境治理制度的演变历程与环境治理困境 | 第98-108页 |
·我国环境治理制度的演变历程 | 第98-103页 |
·我国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 第103-104页 |
·我国环境治理的困境与主要缺陷 | 第104-108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 | 第108-119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简要描述 | 第109-113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局限 | 第113-117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第117-119页 |
7. 国外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实践与启示——以美国为例 | 第119-135页 |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背景条件 | 第119-122页 |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涉及的主要内容 | 第122-123页 |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主要表现方式 | 第123-127页 |
·美国的排污权交易 | 第123-127页 |
·美国国内的碳交易 | 第127页 |
·美国推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127-133页 |
·对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主要启示 | 第133-135页 |
8.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基本原则、制约因素、目标与功能 | 第135-145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135-138页 |
·效率原则 | 第135-136页 |
·公平原则 | 第136-137页 |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 第137-138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制约因素 | 第138-142页 |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局限 | 第138-139页 |
·环境监督管理水平限制 | 第139-140页 |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 第140-141页 |
·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社会习俗限制 | 第141-142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目标与功能 | 第142-145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目标 | 第142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功能 | 第142-145页 |
9.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基本框架与可行模式 | 第145-161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 第145-153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和配置制度 | 第145-149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 | 第149-150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保护制度 | 第150-153页 |
·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可行模式 | 第153-161页 |
·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 | 第153-157页 |
·构建森林环境资源产权补偿制度 | 第157-161页 |
10. 结语 | 第161-165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61-164页 |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第164-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3页 |
后记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