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可能的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6-18页 |
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18页 |
一、农村养老模式概述 | 第18-24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1. 人口老龄化 | 第18-19页 |
2. 空巢家庭 | 第19-20页 |
3. 家庭养老模式 | 第20页 |
(二) 新中国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赡养历史中的变迁 | 第20-24页 |
1. 集体经济时期 | 第20-21页 |
2. 改革开放至八十年代末期 | 第21-22页 |
3. 九十年代初至今 | 第22-24页 |
二、内蒙古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5页 |
(一) 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现状 | 第24-30页 |
1. 基本调查指标分析 | 第25-26页 |
2. 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分析 | 第26-28页 |
3. 空巢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分析 | 第28-29页 |
4. 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状况 | 第29-30页 |
(二) 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1. 农村家庭经济支持不足 | 第30页 |
2. 家庭照顾功能逐渐减弱 | 第30页 |
3. 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 | 第30-31页 |
(三) 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1. 农民经济收入低下 | 第31页 |
2. 农村家庭结构产生变动 | 第31-32页 |
3. 农民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 第32-33页 |
4. 老年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 第33页 |
5. 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 第33-35页 |
三、完善内蒙古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 第35-46页 |
(一) 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空巢家庭养老模式 | 第35-36页 |
(二) 构建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模式体系 | 第36-41页 |
1. 农村养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 | 第36-38页 |
2. 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模式体系 | 第38-41页 |
(三) 农村多元化多层次养老体系的具体实施 | 第41-46页 |
1. 在全社会树立敬老养老的道德新风 | 第41-42页 |
2. 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农村养老的经济基础 | 第42页 |
3. 发挥政府在农村养老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 第42-43页 |
4.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 第43-44页 |
5. 不断提高农村为老服务水平 | 第44-45页 |
6. 切实改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生计状况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