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近代语音(元、明、清语音)论文

《音韵清浊鉴》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8页
 第一节 《音韵清浊鉴》的作者、版本情况及时代背景第8-10页
 第二节 《音韵清浊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13页
 第三节 《音韵清浊鉴》研究方法及学术意义第13-15页
 第四节 《音韵清浊鉴》与相关韵书的关系第15-18页
第一章 《音韵清浊鉴》编纂第18-26页
 第一节 《音韵清浊鉴》的体例、内容及编纂特点第18-19页
 第二节 《音韵清浊鉴》的韵图与《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之比较第19-21页
 第三节 《音韵清浊鉴》的十三门法与刘鉴十三门法之比较第21-26页
第二章 《音韵清浊鉴》声韵调系统第26-60页
 第一节 《音韵清浊鉴》的声母系统第26-33页
 第二节 《音韵清浊鉴》的韵母系统第33-54页
 第三节 《音韵清浊鉴》的声调系统第54-60页
第三章 《音韵清浊鉴》与《中原音韵》之比较第60-74页
 第一节 《音韵清浊鉴》与《中原音韵》体例之比较第60-62页
 第二节 《音韵清浊鉴》与《中原音韵》声母系统之比较第62-64页
 第三节 《音韵清浊鉴》与《中原音韵》韵母系统之比较第64-72页
 第四节 《音韵清浊鉴》与《中原音韵》声调系统比较第72-74页
第四章 《音韵清浊鉴》与《五音集韵》、汉语普通话之比较第74-84页
 第一节 《音韵清浊鉴》同《五音集韵》之比较第74-80页
 第二节 《音韵清浊鉴》同现代汉语普通话比较第80-84页
第五章 结论:《音韵清浊鉴》音系性质第84-86页
附录1第86-90页
附录2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4-96页
致谢第96-98页
个人简历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鄴《切韻攷》研究
下一篇:试论先秦时期否定副词“勿”与“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