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战略联盟理论与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24页 |
·战略联盟理论 | 第16-19页 |
·战略联盟的定义 | 第16-18页 |
·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18页 |
·战略联盟风险 | 第18-19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 | 第19-21页 |
·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 | 第20-21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4页 |
·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第21-22页 |
·风险管理的含义与要素 | 第22-24页 |
3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识别及诱因分析 | 第24-32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识别 | 第24-26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的诱因分析 | 第26-32页 |
·外部环境风险诱因分析 | 第26-27页 |
·联盟层面风险诱因分析 | 第27-30页 |
·联盟阶段性风险 | 第27-30页 |
·联盟全程性风险 | 第30页 |
·联盟成员企业的风险诱因分析 | 第30-32页 |
4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评价 | 第32-45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评价的概念 | 第32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6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外部环境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内部环境评价指标 | 第33-36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评价方法 | 第36-37页 |
·专家意见法 | 第3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6-3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7页 |
·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 | 第37-45页 |
·构造多层次评价结构图 | 第37-39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9页 |
·计算指标权重 | 第39-40页 |
·确定评语集和模糊评判矩阵 | 第40-41页 |
·单因素模糊评价 | 第41-42页 |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43页 |
·评价结果的处理 | 第43-45页 |
5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控制机制 | 第45-60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 | 第45-49页 |
·信任的含义 | 第45-46页 |
·相互信任对战略联盟合作关系的作用 | 第46-47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构建 | 第47-49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机制 | 第49-51页 |
·制定科学的伙伴选择原则 | 第50页 |
·初步筛选潜在伙伴 | 第50-51页 |
·评价并确定联盟伙伴 | 第51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 第51-53页 |
·制定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 第51-52页 |
·战略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第52-53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沟通协调机制 | 第53-55页 |
·创建有利于沟通协调的环境 | 第53页 |
·推进五个方面的整合 | 第53-54页 |
·创建学习交流平台 | 第54-55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55-58页 |
·激励机制 | 第55-57页 |
·约束机制 | 第57-58页 |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退出机制 | 第58-60页 |
6 结束语 | 第60-62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1: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评价指标评判问卷调查 | 第66-68页 |
附录2:中小企业战略联盟风险评价指标专家评判问卷汇总表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