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1-12页 |
二、引发的问题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概述 | 第13-17页 |
一、破产企业劳动债权的内涵界定 | 第13-15页 |
(一) 劳动债权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劳动债权的法律性质和特点 | 第13-15页 |
二、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优先保护的理据与限度 | 第15-17页 |
(一) 劳动债权优先保护是利益均衡原则的体现 | 第15页 |
(二) 劳动债权优先保护是信息与风险对称原则的体现 | 第15-16页 |
(三) 劳动债权优先保护的限度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其它国家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制度之比较 | 第17-21页 |
一、德国劳动债权保护制度的规定 | 第17页 |
二、日本劳动债权保护制度的规定 | 第17-18页 |
三、法国劳动债权保护制度的规定 | 第18-19页 |
四、韩国劳动债权保护制度的规定 | 第19-20页 |
五、对不同国家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制度的评析 | 第20-21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的历史、现状及问题 | 第21-34页 |
一、我国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的历史演进 | 第21-23页 |
(一) 政策性破产 | 第21-22页 |
(二) 一般性破产 | 第22-23页 |
二、我国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的现状 | 第23-29页 |
(一) 我国现行《破产法》对劳动债权保护的规定 | 第23-28页 |
(二) 地方各级政府对劳动债权保护的贯彻落实 | 第28-29页 |
三、我国现行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一) 劳动债权的清偿顺序仍需进一步理顺 | 第29-30页 |
(二) 劳动债权保护的范围仍需进一步明确 | 第30-31页 |
(三) 劳动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仍需进一步完善 | 第31-32页 |
(四) 劳动债权纠纷的司法救济仍需进一步加强 | 第32页 |
(五) 劳动债权预先保护的相关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 第34-39页 |
一、完善劳动债权清偿顺序 | 第34-35页 |
二、进一步厘清劳动债权的范围 | 第35页 |
三、完善劳动债权人的破产参与权 | 第35-36页 |
四、完善劳动债权纠纷的司法救济 | 第36页 |
五、增强职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 第36-37页 |
六、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督 | 第37页 |
七、建立工资支付预警机制 | 第37-38页 |
八、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