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研究与运用--以广西贺州、金秀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瑶族民歌概况 | 第9-14页 |
第一节 人文背景 | 第9-12页 |
一、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 | 第9-10页 |
二、传统民歌习俗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瑶族民歌种类 | 第12-14页 |
一、支系曲调 | 第12页 |
二、题材内容 | 第12-13页 |
三、演唱形式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分析 | 第14-40页 |
第一节 歌唱语音特点 | 第14-16页 |
一、声调特征 | 第15页 |
二、瑶语中的语音规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唱腔种类风格分析 | 第16-29页 |
一、唱歌 | 第16-25页 |
二、喊歌 | 第25-26页 |
三、讲歌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润腔特色 | 第29-40页 |
一、拖腔 | 第29-32页 |
二、"颤音" | 第32-33页 |
三、哼鸣音 | 第33-34页 |
四、哽咽音 | 第34-35页 |
五、倚音 | 第35-37页 |
六、滑音 | 第37-38页 |
七、衬词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对瑶族传统民歌演唱特色的运用 | 第40-52页 |
第一节 演唱技巧的借鉴 | 第40-49页 |
一、各类唱腔的借鉴 | 第40-44页 |
二、润腔技巧的借鉴 | 第44-49页 |
第二节 歌唱表演中的借鉴 | 第49-52页 |
一、内心潜台词 | 第49-51页 |
二、表演心理的调整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一) | 第56-57页 |
附录(二) | 第57-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