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遗传学论文

食蟹猴MHC I类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MHC 分子结构特征第14-15页
   ·MHC 的遗传学特征第15-17页
     ·单元型遗传方式第15-16页
     ·连锁不平衡第16页
     ·多态性现象第16-17页
   ·MHC 分子的功能第17-18页
     ·免疫反应第17-18页
     ·组织排异作用第18页
   ·MHC 的应用第18-19页
     ·分子标记第18-19页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第19页
     ·种群关系和进化历史第19页
     ·种群繁殖应用第19页
   ·灵长类MHCⅠ类基因总体研究第19-21页
     ·MHCⅠ类A 位点在灵长类中第20页
     ·MHCⅠ类B 位点在灵长类中第20-21页
     ·MHCⅠ类C 位点在灵长类中第21页
   ·食蟹猴MHC 的研究第21-23页
     ·食蟹猴简介第21-22页
     ·食蟹猴MHC 研究进展第22-23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食蟹猴MHC I 类A 基因的提取第26-52页
   ·前言第26页
   ·材料第26-29页
     ·研究对象第26页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第26-27页
     ·实验主要仪器第27-29页
   ·实验方法第29-36页
     ·引物设计思路第29-30页
     ·食蟹猴血液DNA 的提取第30-31页
     ·PCR 反应体系第31-32页
     ·PCR 程序第32-33页
     ·PCR 产物的纯化第33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3-34页
     ·DNA 片段的连接与转化第34页
     ·pMD~(TM)20-T 载体的介绍第34-35页
     ·转化子的筛选、鉴定与扩大培养第35页
     ·质粒的提取第35-36页
     ·质粒酶切鉴定第36页
   ·结果第36-44页
     ·引物设计结果第36-40页
     ·JOBCL 细胞系培养第40页
     ·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检测第40-41页
     ·Mafa-A 基因的PCR 扩增第41页
     ·MHC-A 基因的克隆与检测第41-44页
   ·实验技术讨论和改进第44-51页
     ·克隆Mafa-A 基因讨论和改进第44-47页
     ·TDPCR 的改进第47-48页
     ·克隆测序的必要性第48-49页
     ·DNA 连接讨论和改进第49页
     ·阳性克隆子检测讨论和改进第49-50页
     ·质粒DNA 的提取方法的讨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三章 食蟹猴MHC I 类A 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第52-66页
   ·前言第52页
   ·材料第52页
   ·方法第52页
     ·数据来源第52页
     ·序列分析软件第52页
     ·等位基因的命名第52页
   ·结果和讨论第52-64页
     ·DNA 测序结果分析第52-53页
     ·外显子位置的确定第53-55页
     ·等位基因和个体分布第55-58页
     ·外显子预测第58-59页
     ·外显子2 和外显子3 多态性位点分析第59页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59-62页
     ·新序列外显子拼接结果第62-63页
     ·Mafa-A 基因、Mamu-A 基因及HLA-A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食蟹猴MHC I 类A 蛋白质分析第66-78页
   ·前言第66页
   ·材料第66页
   ·方法第66页
   ·结果和讨论第66-77页
     ·Mafa-A 氨基酸ClustalX 的多序列比对熵图分析第66-70页
     ·蛋白质序列分析第70-74页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第74-75页
     ·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总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凝集素表面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及发酵优化
下一篇:水稻CPR5基因和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