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关于数学阅读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2 当代中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 第14-17页 |
·调查方法 | 第14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4-17页 |
·学生学习数学效率低下,对数学阅读重视不够 | 第14-15页 |
·学生对数学阅读认识不够深入 | 第15页 |
·数学课外阅读材料缺乏 | 第15-17页 |
3 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 第17-24页 |
·数学阅读的界定和心理机制 | 第17-18页 |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连续性 | 第18页 |
·转换性 | 第18-19页 |
·操作性 | 第19页 |
·思维性 | 第19页 |
·数学阅读的教育价值 | 第19-20页 |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 第19-20页 |
·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 第20页 |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和数学表达能力 | 第20页 |
·有助于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 第20页 |
·数学阅读与创造力培养 | 第20-22页 |
·数学阅读方法 | 第22-24页 |
4 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实验 | 第24-39页 |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确定 | 第25-26页 |
·教材阅读指导课例 | 第26-31页 |
·课例一:“随机抽样”阅读自学 | 第26-27页 |
·课例二:椭圆复习课 | 第27-31页 |
·数学课外阅读指导 | 第31-35页 |
·数学课外阅读材料选择与加工方法 | 第31-34页 |
·数学阅读指导原则 | 第34-35页 |
·实验3个月后成绩分析 | 第35-36页 |
·实验组和对照组整体数学成绩分析 | 第35-36页 |
·学生对于数学认识上的变化 | 第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几点思考 | 第37-39页 |
·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以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 第38页 |
·数学教育,人人参与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件一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