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法治进程中当代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基于计薪现象对农民工维权的法社会学分析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0. 导论第15-34页
   ·选题及其意义第15-21页
     ·现实问题第15-18页
     ·理论背景第18-20页
     ·选题意义第20-2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21-25页
     ·对农民工抗争的研究第21-23页
     ·有关现代法治与社会秩序关系的研究第23-24页
     ·尚待解决的问题第24-25页
   ·研究对象、分析框架和方法第25-30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分析框架第25-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本文结构第30-34页
1. 当代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关于农民工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第34-49页
   ·有关农民工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第34-38页
   ·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的目标第38-41页
   ·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的特点第41-44页
   ·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的类型第44-46页
   ·小结第46-49页
2. 为什么进行非正式的利益抗争?——从一群建筑农民电工讨薪的故事切入第49-75页
   ·问题、文献与方法第49-53页
   ·陈明带领农民电工班讨薪的故事第53-62页
   ·农民工打工场域的建构第62-65页
   ·为什么农民工坚持抗争?第65-68页
   ·为什么农民工进行非正式的利益抗争?第68-73页
   ·小结:实践逻辑模糊的农民工维权惯习第73-75页
3. 借助社会力量的非正式利益抗争——以借助传媒为例的分析第75-91页
   ·问题、进路与材料第75-77页
   ·太太讨薪队的故事梗概第77-79页
   ·农民工们的新闻策略第79-82页
   ·传媒的道德加工第82-85页
   ·公共舆论的道德评判第85-87页
   ·政府附和与A公司屈从第87-89页
   ·小结:法律关系的道德化运行第89-91页
4. 借助行政力量的非正式利益抗争——以民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为例第91-119页
   ·问题、方法和材料第91-93页
   ·农民工的经验性投诉第93-99页
   ·法律加工与事实遮蔽:从投诉述说到案件事实第99-102页
   ·从监察到协调:劳动监察权的行使异化第102-105页
   ·我们都是泥水匠:劳动监察权的立法软化第105-113页
   ·劳动监察权行使异化的社会效果第113-117页
   ·小结:法律关系的行政化运行第117-119页
5. 借助集体行动的非正式利益抗争第119-148页
   ·问题、路径和材料第119-122页
   ·集体行动的初步效应:改变法律规则与引起政府重视第122-126页
   ·政府协调的组织与场景第126-133页
   ·官商磋商筹措资金第133-137页
   ·官农激辩讨薪规则第137-141页
   ·了犹未了的妥协第141-144页
   ·小结:法律关系的政治化运行第144-148页
6. 国家的态度第148-168页
   ·问题、框架和材料第148-151页
   ·国家场域中符号暴力的争斗图景第151-153页
   ·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的矛盾表达第153-162页
   ·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的平衡实践第162-166页
   ·小结:含混多样的国家态度第166-168页
7. 断裂社会、底层法治行动与中国法治的真实图景——从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切入第168-189页
   ·问题和分析框架第168-172页
   ·对农民工非正式利益抗争评判的评判第172-175页
   ·农民工非正式抗争的性质:法治行动第175-178页
   ·底层法治行动的独特性第178-183页
   ·底层法治行动的作用第183-185页
   ·断裂社会中国法治演化的逻辑第185-188页
   ·小结:四方博弈下的中国法治演进第188-189页
8. 结论第189-194页
   ·本文的中心命题第189-191页
   ·本文命题的限度第191-193页
   ·有待开始的研究:非正式利益抗争的法律化第193-19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94-205页
后记第205-20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207-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
下一篇:中国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