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0. 导论 | 第14-2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26-29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1. 就业歧视的类型化 | 第29-70页 |
·类型化分析的基础 | 第29-35页 |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 | 第35-54页 |
·市场机制与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形成 | 第35-39页 |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实证考察 | 第39-54页 |
·制度性就业歧视 | 第54-68页 |
·政府管制与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形成 | 第54-56页 |
·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实证考察 | 第5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2. 就业歧视抑制的基础:平等就业权的保障 | 第70-84页 |
·平等就业权的意涵及理念变迁 | 第70-77页 |
·就业平等与就业自由、就业效率的关系 | 第77-82页 |
·就业平等与就业自由 | 第77-80页 |
·就业平等与就业效率 | 第80-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3.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制度化抑制 | 第84-100页 |
·法治保障与市场失灵 | 第84-85页 |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抑制的切入点 | 第85-89页 |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抑制的进路 | 第89-98页 |
·政府的政策性衡平 | 第89-92页 |
·政府衡平行为之悖论 | 第92-95页 |
·悖论之破解:政府衡平行为的界限准则 | 第95-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4. 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制度化抑制 | 第100-117页 |
·法治保障与政府失灵 | 第100-101页 |
·制度性就业歧视抑制的切入点 | 第101-104页 |
·制度性就业歧视抑制的进路 | 第104-114页 |
·制度藩篱的矫正 | 第105-110页 |
·法律冲突的预防和裁决 | 第110-114页 |
·小结 | 第114-117页 |
5. 就业歧视多元救济体系的建构 | 第117-156页 |
·现有就业歧视救济制度检视 | 第117-125页 |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救济之失灵 | 第117-121页 |
·制度性就业歧视救济之失灵 | 第121-125页 |
·非制度性就业歧视和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多维救济制度设计 | 第125-152页 |
·司法救济制度之补救 | 第125-147页 |
·行政救济制度之完善 | 第147-148页 |
·准司法救济制度之确立 | 第148-152页 |
·小结 | 第152-156页 |
结语 | 第156-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9页 |
附录: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调查问卷 | 第169-171页 |
后记 | 第171-173页 |
致谢 | 第173-17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75-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