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论我国立法后评估机制的构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研究问题及方法第14-15页
    四 论文结构第15-16页
第一章 我国立法后评估机制的现状第16-27页
    第一节 地方性立法后评估机制构建的初步探索第16-19页
        一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的产生与发展第16-18页
        二 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机制的问题与不足第18-19页
    第二节 中央层次地方立法后评估机制的缺失第19-21页
        一 我国中央层次地方立法后评估的现状第19-20页
        二 我国中央层次地方立法后评估机制缺失的原因第20-21页
    第三节 构建立法后评估机制的必要性第21-27页
        一 我国立法后评估机制缺失的问题表现第21-23页
        二 构建立法后评估机制的法治价值第23-27页
第二章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理论分析第27-37页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机制释义第27-28页
    第二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机制构建的难点第28-32页
        一 评估实施中权利主体设置的合理性第28-29页
        二 评估对象选取的广泛性与代表性第29-30页
        三 评估方法体系的充实与完善第30页
        四 评价标准适用的统一性第30-31页
        五 评估启动条件的规范性第31-32页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机制的域外考察第32-37页
        一 美国的立法监管影响评估制度第32-33页
        二 欧盟的立法影响评估制度第33-35页
        三 英国的规制影响评价制度第35-37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立法后评估的规则体系第37-45页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实施的权利配置与对象选择第37-41页
        一 合理配置立法后评估实施主体的权利第37-39页
        二 提高立法后评估对象选择的广泛性第39-41页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程序的完善与方法体系的充实第41-45页
        一 促进立法后评估程序的高效与稳定第41-42页
        二 充实立法后评估的方法体系第42-45页
第四章 建立我国立法后评估的保障机制第45-53页
    第一节 监督机制的有力保障第45-47页
        一 加强现有内部监督主体的监管第45-46页
        二 提升外部监督主体的实效性第46-47页
    第二节 评估标准的统一适用第47-50页
        一 确立稳定适当的评估标准第47-48页
        二 探索立法后评估指标的分类定级第48-50页
    第三节 实效考察的更加深入第50-53页
        一 规范立法后评估报告的形式要件第50-51页
        二 探索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个人简历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档案立法后评估的主体与客体研究
下一篇:论交通违法有奖举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