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一、延安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12-18页 |
(一)文化与红色文化 | 第12-14页 |
(二)延安红色文化 | 第14-15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15页 |
(四)延安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 第15-18页 |
二、延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 第18-23页 |
(一)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 | 第18-19页 |
(二)道德教化的塑造功能 | 第19-20页 |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功能 | 第20-21页 |
(四)精神动力的激发功能 | 第21-22页 |
(五)实践体验式功能 | 第22-23页 |
三、延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实现中面临的挑战 | 第23-27页 |
(一)互联网科技信息化的冲击 | 第23-24页 |
(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冲击 | 第24-25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足 | 第25-26页 |
(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26-27页 |
四、延安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 第27-33页 |
(一)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第27-29页 |
(二)营造积极健康校园环境,注重红色文化熏陶 | 第29-30页 |
(三)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加强宣传示范引领 | 第30-31页 |
(四)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进课堂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