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并购绩效研究--以青岛海尔并购GEA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并购绩效的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8页 |
2.1.3 发展理论 | 第18页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1.5 价值低估理论 | 第19页 |
2.2 平衡计分卡四维理论 | 第19-23页 |
2.2.1 平衡计分卡的四维理论概述 | 第19-21页 |
2.2.2 平衡计分卡四维平衡关系 | 第21-22页 |
2.2.3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和局限性 | 第22-23页 |
第3章 案例概述 | 第23-27页 |
3.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23-24页 |
3.1.1 青岛海尔简介 | 第23页 |
3.1.2 GEA简介 | 第23-24页 |
3.2 青岛海尔并购动因 | 第24-25页 |
3.2.1 拓宽市场 | 第24页 |
3.2.2 产生协同效应 | 第24-25页 |
3.3 青岛海尔并购GEA过程回顾 | 第25-27页 |
3.3.1 并购前期准备 | 第25页 |
3.3.2 并购过程 | 第25-26页 |
3.3.3 并购后整合 | 第26-27页 |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维并购绩效评价 | 第27-40页 |
4.1 财务维度绩效评价 | 第27-32页 |
4.1.1 盈利能力 | 第27-28页 |
4.1.2 营运能力 | 第28-29页 |
4.1.3 偿债能力 | 第29-31页 |
4.1.4 成长能力 | 第31-32页 |
4.2 客户维度绩效评价 | 第32-34页 |
4.2.1 品牌价值 | 第32-33页 |
4.2.2 市场占有率 | 第33-34页 |
4.3 内部流程维度绩效评价 | 第34-37页 |
4.3.1 营业收入和管理费用比值 | 第35-36页 |
4.3.2 人均营业收入 | 第36-37页 |
4.4 学习与成长维度绩效评价 | 第37-38页 |
4.4.1 人员构成 | 第37-38页 |
4.4.2 研发与技术 | 第38页 |
4.5 案例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总结与启示 | 第40-43页 |
5.1 青岛海尔成功并购经验总结 | 第40-41页 |
5.1.1 明确并购目的 | 第40页 |
5.1.2 实现协同效应 | 第40-41页 |
5.2 启示 | 第41-43页 |
5.2.1 加强并购整合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