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镍催化Csp~3–Csp~3键构建反应研究进展 | 第7-47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镍催化烷基亲核试剂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 | 第8-23页 |
1.2.1 卤代烷烃与烷基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 第8-18页 |
1.2.2 其它亲电试剂与烷基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反应 | 第18-23页 |
1.3 镍催化烷基亲电试剂参与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 | 第23-29页 |
1.4 镍催化烯烃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 | 第29-37页 |
1.4.1 还原Heck反应类型 | 第29-32页 |
1.4.2 Aldol反应类型 | 第32-33页 |
1.4.3 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类型 | 第33-35页 |
1.4.4 其它反应类型 | 第35-37页 |
1.5 其它镍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 第37-39页 |
1.6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第二章 镍催化苄基草酸酯与溴代烷烃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第47-119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47-48页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8-55页 |
2.3 离去基团的考察 | 第55-56页 |
2.4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 第56-60页 |
2.4.1 底物拓展 | 第56-59页 |
2.4.2 复杂活性分子的后期修饰 | 第59-60页 |
2.5 反应机理研究 | 第60-63页 |
2.5.1 自由基抑制实验 | 第60-61页 |
2.5.2 自由基捕获实验 | 第61页 |
2.5.3 催化剂浓度与产物比例的关系 | 第61-62页 |
2.5.4 反应中金属离子的作用 | 第62-63页 |
2.5.5 反应机理研究小结 | 第6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2.7 实验部分 | 第64-70页 |
2.7.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4页 |
2.7.2 底物的合成方法 | 第64-69页 |
2.7.3 产物的合成方法 | 第69-70页 |
2.8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70-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第三章 镍催化非活化烯烃与溴代烷烃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第119-131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119页 |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19-124页 |
3.3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 第1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125-126页 |
3.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25页 |
3.5.2 底物的合成方法 | 第125页 |
3.5.3 产物的合成方法 | 第125-126页 |
3.6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