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编队防空威胁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编队火力分配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编队毁伤效果评估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动态直觉模糊群决策法的舰艇编队防空威胁评估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预备知识 | 第20-22页 |
2.2.1 直觉模糊集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2 直觉模糊集的基本运算法则 | 第21页 |
2.2.3 直觉模糊距离 | 第21页 |
2.2.4 直觉模糊加权平均算子 | 第21页 |
2.2.5 动态直觉模糊加权平均算子 | 第21-22页 |
2.2.6 直觉模糊交叉熵距离 | 第22页 |
2.3 威胁评估决策矩阵的建立 | 第22页 |
2.4 混合多属性威胁指标的规范化 | 第22-24页 |
2.4.1 模糊评价语言的量化 | 第23页 |
2.4.2 实数型指标转化为直觉模糊数 | 第23-24页 |
2.4.3 区间型指标转化为直觉模糊数 | 第24页 |
2.5 动态直觉模糊群决策权值确定 | 第24-26页 |
2.5.1 决策者权重 | 第25页 |
2.5.2 目标属性权重 | 第25-26页 |
2.5.3 时间序列权重 | 第26页 |
2.6 基于动态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的舰艇编队防空威胁评估 | 第26-28页 |
2.7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28-3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迁移算子BBO算法的舰艇编队防空火力分配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火力分配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3.2.1 我方编队攻击敌方的作战效能 | 第33-34页 |
3.2.2 我方舰艇编队的防御效能 | 第34-35页 |
3.2.3 我方舰艇编队打击代价 | 第35页 |
3.3 BBO算法简介 | 第35-37页 |
3.4 改进的BBO算法 | 第37-40页 |
3.4.1 BBO算法基本迁移算子搜索空间分析 | 第37页 |
3.4.2 BBO算法易出现“早熟”现象成因分析 | 第37-39页 |
3.4.3 基于改进迁移算子的BBO算法 | 第39-40页 |
3.5 基于IBBO算法求解舰艇编队WTA问题 | 第40-41页 |
3.5.1 WTA优化问题初始化 | 第40-41页 |
3.5.2 WTA问题的IBBO算法求解步骤 | 第41页 |
3.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1-47页 |
3.6.1 作战想定及算法参数设置 | 第41-44页 |
3.6.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的舰艇编队防空毁伤效果评估 | 第48-60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 第48-49页 |
4.3 目标毁伤等级和指标的确定 | 第49-53页 |
4.3.1 目标毁伤等级的评定 | 第49-50页 |
4.3.2 空中目标毁伤指标的确定 | 第50-53页 |
4.4 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的空中目标毁伤效果评估 | 第53-59页 |
4.4.1 毁伤指标体系的隶属度函数确定 | 第54-56页 |
4.4.2 仿真实例 | 第56-58页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舰艇编队防空辅助决策系统 | 第60-68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系统架构 | 第60-62页 |
5.2.1 总体架构设计 | 第60-61页 |
5.2.2 系统各子模块的设计 | 第61-62页 |
5.3 基于Eclipse开发工具的Java与MATLAB混合编程 | 第62-64页 |
5.3.1 Java与MATLAB混合编程的优势 | 第62页 |
5.3.2 Java与MATLAB混合编程的配置 | 第62-64页 |
5.4 舰艇编队防空辅助决策平台展示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