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码道绝对编码信号处理建模与仿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电子经纬仪的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1.1.2 建模与仿真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单码道绝对编码测角系统研究 | 第17-3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2.1 水平角测量基本原理 | 第17页 |
2.2.2 垂直角测量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3 电子经纬仪系统框架 | 第18-23页 |
2.3.1 电子经纬仪的各级硬件组成 | 第18-20页 |
2.3.2 线阵CCD信号采集原理 | 第20-23页 |
2.3.3 码盘光源 | 第23页 |
2.4 单码道绝对编码码盘研究 | 第23-27页 |
2.4.1 码盘编码原理 | 第23-27页 |
2.5 单码道绝对码盘测量原理 | 第27-29页 |
2.6 单码道绝对码盘译码原理 | 第29-30页 |
2.6.1 解码方法 | 第29页 |
2.6.2 精确定位 | 第29-30页 |
2.7 译码算法 | 第30-35页 |
2.7.1 粗码译码算法 | 第30-31页 |
2.7.2 细分译码算法 | 第31-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光电编码测角系统建模 | 第36-5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光电编码测角系统建模理论基础 | 第36-37页 |
3.2.1 光电编码测角系统组成 | 第36-37页 |
3.2.2 光电编码测角系统建模技术指标 | 第37页 |
3.3 光电编码测角系统建模方法 | 第37-49页 |
3.3.1 建模方法分类 | 第37-39页 |
3.3.2 对光电码盘以及CCD的建模分析 | 第39-41页 |
3.3.3 建模参数分析以及设置 | 第41-49页 |
3.4 建模结果仿真验证 | 第49-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模型可行性验证 | 第56-69页 |
4.1 单码道绝对编码解码算法设计 | 第56-59页 |
4.1.1 粗码解码设计 | 第56-57页 |
4.1.2 细分解码设计 | 第57-59页 |
4.1.3 误差分析 | 第59页 |
4.2 交点法验证模型 | 第59-67页 |
4.2.1 粗码解码算法验证 | 第59-63页 |
4.2.2 细分解码算法验证 | 第63-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总结 | 第69-70页 |
5.2 未来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