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物滞留系统对磷素的净化效果及改良实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第11-15页
        1.2.1 生物滞留技术径流量调控研究第12-13页
        1.2.2 生物滞留技术除磷效能研究第13-14页
        1.2.3 生物滞留技术模型模拟研究第14-15页
    1.3 存在问题及不足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生物滞留系统除磷效能试验方案设计第18-26页
    2.1 试验装置第18-19页
    2.2 试验方案第19-23页
        2.2.1 模拟降雨配水方案第19-21页
        2.2.2 内外部影响因素试验第21-22页
        2.2.3 间歇运行试验第22-23页
        2.2.4 连续运行试验第23页
    2.3 检测与分析评价方法第23-26页
        2.3.1 水量监测方法第23页
        2.3.2 水质检测方法第23-24页
        2.3.3 装置土壤颗粒组分测定第24-25页
        2.3.4 分析评价方法第25-26页
3 生物滞留系统SRP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第26-40页
    3.1 内外部影响因素试验结果分析第26-33页
        3.1.1 试验结果第26-28页
        3.1.2 内部因素对SRP去除效果的影响第28-31页
        3.1.3 外部因素对SRP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1-33页
    3.2 间歇运行试验结果分析第33-36页
        3.2.1 水量效果评价第33-34页
        3.2.2 水质效果评价第34-36页
    3.3 连续运行耗竭试验结果分析第36-39页
        3.3.1 试验结果评价第36-37页
        3.3.2 运行耗竭点分析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基于PLS的生物滞留系统SRP去除效果建模分析第40-46页
    4.1 3种填料组合种类的表征第40-42页
        4.1.1 吸附等温实验第40页
        4.1.2 吸附模型第40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40-42页
    4.2 SRP去除效果回归方程建立与检验第42-44页
    4.3 SRP去除效果与影响因素关系建模分析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生物滞留设施实际运行效果监测与分析第46-59页
    5.1 生物滞留设施处理城市屋面雨水径流的监测分析第46-52页
        5.1.1 设施介绍第46-48页
        5.1.2 监测结果分析第48-52页
        5.1.3 设施运行效果评价第52页
    5.2 生物滞留设施处理城市路面雨水径流的监测分析第52-57页
        5.2.1 设施介绍第52-54页
        5.2.2 监测结果分析第54-57页
        5.2.3 设施运行效果评价第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6 生物滞留填料除磷改良剂实验研究第59-66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59-61页
        6.1.1 供试单一填料改良剂第59-60页
        6.1.2 评价方法第60-61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61-65页
        6.2.1 填料改良剂吸附等温实验结果第61-63页
        6.2.2 优选填料改良剂吸附解吸与动力学第63-65页
        6.2.3 存在问题第65页
    6.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7 结论与建议第66-68页
    7.1 结论第66-67页
    7.2 建议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附录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汾河下游生态基流调控及水质改善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眉县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