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人寿偿付能力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框架安排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偿付能力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30页 |
2.1 偿付能力理论 | 第18-20页 |
2.1.1 通常意义的偿债能力 | 第18页 |
2.1.2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 第18-19页 |
2.1.3 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第19-20页 |
2.2 偿付能力风险理论 | 第20-24页 |
2.2.1 风险与风险管理 | 第20-21页 |
2.2.2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 | 第21页 |
2.2.3 偿付能力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2.3 政府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要求 | 第24-30页 |
2.3.1 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演进 | 第24-27页 |
2.3.2 中国“偿二代”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3 QH人寿经营状况与偿付能力表现 | 第30-44页 |
3.1 近年来我国人身险公司分化情况 | 第30-36页 |
3.1.1 规模与价值并重型保险公司稳健发展 | 第30-31页 |
3.1.2 银邮系保险公司发展迅速 | 第31-32页 |
3.1.3 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野蛮生长 | 第32-36页 |
3.2 QH人寿基本情况及经营战略 | 第36-38页 |
3.2.1 QH人寿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3.2.2 QH人寿经营战略 | 第37-38页 |
3.3 QH人寿偿付能力状况及偿付能力风险管理 | 第38-42页 |
3.3.1 QH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动态变化状况 | 第38-40页 |
3.3.2 QH人寿增资情况 | 第40-41页 |
3.3.3 QH人寿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体系 | 第41-42页 |
3.4 QH人寿年度审计报告意见情况 | 第42-44页 |
4 QH人寿偿付能力风险问题剖析 | 第44-56页 |
4.1 QH人寿的主要偿付能力风险分析 | 第44-55页 |
4.1.1 QH人寿的保险风险分析 | 第44-45页 |
4.1.2 QH人寿的市场风险分析 | 第45-47页 |
4.1.3 QH人寿的操作风险分析 | 第47-49页 |
4.1.4 QH人寿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49-50页 |
4.1.5 QH人寿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 第50-52页 |
4.1.6 QH人寿的信用风险分析 | 第52-53页 |
4.1.7 QH人寿的声誉风险分析 | 第53-54页 |
4.1.8 QH人寿的控制风险分析 | 第54-55页 |
4.2 QH人寿偿付能力风险研究小结 | 第55-56页 |
5 对策建议及研究启示 | 第56-61页 |
5.1 对QH人寿的对策建议 | 第56-57页 |
5.2 有关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5.3 研究启示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