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工业机器人论文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控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2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工业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工业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研究现状第15-1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第18-21页
        1.5.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2 文章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机器人运动学逆解的优化算法第21-37页
    2.1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解析解第22-26页
        2.1.1 六自由度机器人的逆运动学解析解第22-25页
        2.1.2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解析解的局限性第25-26页
    2.2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数值解第26-29页
        2.2.1 机器人逆运动学的牛顿迭代法第26-28页
        2.2.2 牛顿迭代法的局限性第28-29页
    2.3 基于模拟退火自适应遗传算法的逆运动学数值解第29-32页
    2.4 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实验第32-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第37-59页
    3.1 笛卡尔空间运动轨迹规划第37-43页
        3.1.1 基于正弦速度曲线的空间直线规划第38-40页
        3.1.2 基于四元数的空间圆弧姿态规划第40-43页
    3.2 基于加速度约束的关节空间运动轨迹规划第43-53页
        3.2.1 五次多项式插补函数第44-46页
        3.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插补函数参数求解第46-49页
        3.2.3 非对称S型轨迹规划第49-52页
        3.2.4 指数型插补函数第52-53页
    3.3 轨迹规划仿真第53-58页
        3.3.1 基于四元数的空间圆弧规划仿真第53-54页
        3.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五次多项式规划仿真第54-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第59-76页
    4.1 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第59-63页
        4.1.1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拉格朗日法推导第59-61页
        4.1.2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特性第61-63页
    4.2 传统PD+前馈控制第63-65页
    4.3 迭代学习控制第65-70页
        4.3.1 P型迭代学习控制第65-69页
        4.3.2 D型迭代学习控制第69-70页
    4.4 自适应迭代学习PD控制第70-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实验第76-86页
    5.1 实验平台介绍第76-80页
        5.1.1 机械部分介绍第76-77页
        5.1.2 控制部分介绍第77-78页
        5.1.3 SCARA机器人的数学模型第78-80页
    5.2 实验结果以及数据分析第80-85页
    5.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总结与展望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附件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电源装备的嵌入式人机交互技术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面向多AGV系统的路径规划及监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