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力资本存量及其流动估算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2.1 人力资本理论演进 | 第11-14页 |
1.2.2 人力资本测度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2.3 人力资本流动研究简述 | 第17-19页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京津冀人力资本存量测度 | 第23-38页 |
2.1 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方法 | 第23-27页 |
2.1.1 教育指标法 | 第23页 |
2.1.2 成本法 | 第23-25页 |
2.1.3 收入法 | 第25-27页 |
2.2 京津冀人力资本存量测度 | 第27-31页 |
2.2.1 教育指标法 | 第28-29页 |
2.2.2 成本法 | 第29-31页 |
2.3 京津冀人力资本存量空间比较与趋势分析 | 第31-36页 |
2.3.1 京津冀人力资本存量空间比较 | 第31-35页 |
2.3.2 京津冀人力资本存量趋势分析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京津冀人力资本流动估算 | 第38-47页 |
3.1 京津冀人力资本流动估算方法 | 第38页 |
3.2 京津冀人力资本流动估算 | 第38-40页 |
3.2.1 京津冀人力资本流动估算方法 | 第38-39页 |
3.2.2 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3.3 京津冀人力资本流动分析 | 第40-46页 |
3.3.1 人力资本流动区域比较 | 第40-44页 |
3.3.2 人力资本流向比较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京津冀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分析 | 第47-65页 |
4.1 区域资本配置差异分析 | 第47-53页 |
4.1.1 人力资本存量区域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4.1.2 物质资本存量区域差异分析 | 第48-49页 |
4.1.3 资本比率与投资比率差异分析 | 第49-53页 |
4.2 人力资本及其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53-57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53-54页 |
4.2.2 估计结果 | 第54-57页 |
4.2.3 人力资本流动对产出的贡献率分析 | 第57页 |
4.3 情境模拟 | 第57-63页 |
4.3.1 资本比率变化下的产出 | 第58-61页 |
4.3.2 不同人力资本流动模式下的产出 | 第61-63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65-6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6-67页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