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价值的测度与披露--基于HIROSE模型的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2.1 品牌价值概念的综述 | 第12-15页 |
2.1.1 基于财务的定义 | 第12-13页 |
2.1.2 基于消费者的定义 | 第13-14页 |
2.1.3 基于市场竞争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4 研究评述 | 第15页 |
2.2 品牌价值测度的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基于财务和市场要素的品牌价值测度 | 第15-16页 |
2.2.2 基于消费者和市场要素的品牌价值测度 | 第16页 |
2.2.3 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测度 | 第16-17页 |
2.2.4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2.3 品牌价值披露的综述 | 第18-20页 |
2.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2 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3. 品牌价值测度模型、方法及比较 | 第20-28页 |
3.1 基于研究品牌价值来源的模型或方法 | 第20-22页 |
3.1.1 大卫·艾克的品牌价值十要素模型 | 第20-21页 |
3.1.2 凯文·凯勒的CBBE模型 | 第21-22页 |
3.2 基于市场的模型或方法 | 第22-24页 |
3.2.1 Interbrand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 第22-23页 |
3.2.2 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模型 | 第23-24页 |
3.3 品牌价值测度的其他方法 | 第24-27页 |
3.3.1 忠诚因子法 | 第24-26页 |
3.3.2 HIROSE模型 | 第26-27页 |
3.4 品牌价值测度模型、方法的比较 | 第27-28页 |
4. 基于HIROSE模型的品牌价值测度研究 | 第28-30页 |
4.1 品牌价值测度模型的探讨 | 第28页 |
4.2 HIROSE模型的优点 | 第28-29页 |
4.3 HIROSE模型的改进 | 第29-30页 |
4.3.1 品牌溢价能力的改进 | 第29-30页 |
4.3.2 品牌扩张力的改进 | 第30页 |
5. 品牌价值改进模型的应用 | 第30-39页 |
5.1 应用对象选取及分析 | 第31-35页 |
5.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1页 |
5.1.2 不同行业品牌作用指数分析 | 第31-35页 |
5.2 改进模型的应用 | 第35-37页 |
5.2.1 品牌溢价的测度 | 第35-36页 |
5.2.2 品牌忠诚度的测度 | 第36页 |
5.2.3 品牌扩张力的测度 | 第36-37页 |
5.2.4 品牌价值 | 第37页 |
5.3 品牌价值测度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5.3.1 品牌价值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5.3.2 模型应用分析 | 第38-39页 |
6. 品牌价值披露的探讨 | 第39-45页 |
6.1 国内外品牌价值披露现状 | 第40-42页 |
6.1.1 品牌价值披露具体规定 | 第40-41页 |
6.1.2 品牌价值披露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6.2 品牌价值披露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6.2.1 品牌价值披露符合财务报告目标要求 | 第42-43页 |
6.2.2 品牌价值披露促进品牌战略推进 | 第43页 |
6.3 品牌价值披露建议 | 第43-45页 |
6.3.1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 | 第44页 |
6.3.2 企业内部管理层披露 | 第44-45页 |
7. 总结 | 第45-47页 |
7.1 文章结论 | 第45页 |
7.2 文章创新点 | 第45-46页 |
7.3 文章局限性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