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理论回顾与分析工具 | 第15-27页 |
2.1 公司战略理论回顾 | 第15-17页 |
2.1.1 公司战略涵义 | 第15页 |
2.1.2 公司战略理论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2.1.3 公司战略理论发展趋势 | 第17页 |
2.2 公司战略分析工具 | 第17-27页 |
2.2.1 PEST分析 | 第17-20页 |
2.2.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20-22页 |
2.2.3 波士顿矩阵 | 第22-24页 |
2.2.4 SWOT分析 | 第24-27页 |
3 昆明X电缆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7-47页 |
3.1 昆明X电缆集团概况 | 第27-29页 |
3.1.1 公司发展历程 | 第27页 |
3.1.2 公司主导产品及技术水平 | 第27-28页 |
3.1.3 公司近年来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2 昆明X电缆集团宏观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29页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30页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3.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31-34页 |
3.3.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1-32页 |
3.3.2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2页 |
3.3.3 供应方的谈判能力分析 | 第32-33页 |
3.3.4 购买方的谈判能力分析 | 第33页 |
3.3.5 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 | 第33-34页 |
3.4 昆明X电缆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第34-39页 |
3.4.1 组织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3.4.2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第35-37页 |
3.4.3 财务状况分析 | 第37页 |
3.4.4 企业文化分析 | 第37-38页 |
3.4.5 管理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3.5 昆明X电缆集团SWOT分析 | 第39-44页 |
3.6 昆明X电缆集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7页 |
3.6.1 领导与高层管理团队的认识问题 | 第44页 |
3.6.2 人才的缺乏 | 第44-45页 |
3.6.3 信息化系统的缺陷 | 第45页 |
3.6.4 企业文化障碍 | 第45页 |
3.6.5 管理流程的不畅 | 第45-47页 |
4 昆明X电缆集团发展战略制定 | 第47-56页 |
4.1 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 | 第47-48页 |
4.1.1 公司愿景 | 第47页 |
4.1.2 公司使命 | 第47页 |
4.1.3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第47-48页 |
4.2 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 第48-49页 |
4.2.1 公司战略定位 | 第48页 |
4.2.2 公司战略方案 | 第48-49页 |
4.3 战略措施 | 第49-53页 |
4.3.1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战略 | 第49-50页 |
4.3.2 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 第50页 |
4.3.3 拓宽融资渠道战略 | 第50-51页 |
4.3.4 多元营销渠道战略 | 第51-52页 |
4.3.5 建立良好社会关系战略 | 第52-53页 |
4.4 发展战略实施有效性分析 | 第53-56页 |
4.4.1 发展战略实施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4.4.2 发展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第54-56页 |
5 昆明X电缆集团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第56-63页 |
5.1 统一领导层的战略实施思想 | 第56页 |
5.2 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第56-57页 |
5.3 基于发展战略的业务流程的效率与效果的改善 | 第57-59页 |
5.4 融资风险的防控措施 | 第59-60页 |
5.5 建立高效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 第60-61页 |
5.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61-63页 |
6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