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现状研究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一)有效教学理论 | 第14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14-15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页 |
(四)发展性评价理论 | 第15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 第17-25页 |
一、评价、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含义 | 第17-18页 |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界定 | 第18页 |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特点与方法 | 第18-22页 |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19页 |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0-22页 |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 第22-25页 |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 第22-23页 |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审视思想政治课传统评价标准 | 第25-32页 |
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 | 第25-27页 |
(一)评价标准统一与分离相结合 | 第25-26页 |
(二)评价过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 第26页 |
(三)评价结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第26-27页 |
二、思想政治课堂传统评价标准的特征与误区 | 第27-29页 |
(一)思想政治课传统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 | 第27-28页 |
(二)思想政治课传统评价的现实误区 | 第28-29页 |
三、思想政治课堂传统评价标准的问题成因 | 第29-32页 |
(一)教学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 第29-30页 |
(二)教学评价理论的缺失 | 第30-31页 |
(三)教学评价受传统教育观影响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面向核心素养构建思想政治课堂评价标准 | 第32-44页 |
一、构建评价标准的目标:基于两个素养 | 第32-35页 |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发展 | 第32-34页 |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 第34-35页 |
二、构建评价标准的基本前提:“以学评教” | 第35-38页 |
(一)评价目标的导向性原则 | 第35-36页 |
(二)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原则 | 第36页 |
(三)评价实施的开放性原则 | 第36-37页 |
(四)评价设计的可行性原则 | 第37-38页 |
三、构建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关注“教”与“学” | 第38-44页 |
(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 第38-39页 |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 第39-40页 |
(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附录1:《经济生活》2.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实录(节选) | 第47-49页 |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 第49-50页 |
附录3:课堂观察表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