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文章的结构与框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2.1.1 非营利组织的涵义 | 第16-17页 |
2.1.2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3 非营利组织分类及活动领域 | 第18-20页 |
2.2 非营利组织基础理论 | 第20-21页 |
2.2.1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0页 |
2.2.2 第三方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3 内部控制基础理论 | 第21-23页 |
2.3.1 内部控制的涵义 | 第21页 |
2.3.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1-23页 |
2.4 文献综述 | 第23-28页 |
2.4.1 非营利组织发展文献综述 | 第23-24页 |
2.4.2 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 第24-25页 |
2.4.3 文献评述 | 第25-28页 |
3 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3.1 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3.2 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3.2.1 制度缺失 | 第29-30页 |
3.2.2 对政府依赖性 | 第30页 |
3.2.3 监督处罚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3.2.4 人力资源因素 | 第31页 |
3.3 非营利组织内控特点 | 第31-34页 |
4 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以J市慈善总会为例 | 第34-58页 |
4.1 慈善总会基本情况 | 第34-42页 |
4.1.1 J市慈善总会背景信息 | 第34-37页 |
4.1.2 准备及调查过程 | 第37-41页 |
4.1.3 市慈善总会内部控制关注点 | 第41-42页 |
4.2 慈善总会内部控制现状及揭示问题分析 | 第42-47页 |
4.2.1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 第42-43页 |
4.2.2 控制活动存在漏洞 | 第43-47页 |
4.2.3 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 第47页 |
4.2.4 信息沟通透明度低 | 第47页 |
4.2.5 监督制约能力有限 | 第47页 |
4.3 慈善总会内部控制改进体制构建 | 第47-58页 |
4.3.1 构建良好控制环境 | 第48-49页 |
4.3.2 制定风险评估机制 | 第49-51页 |
4.3.3 强化内部控制手段 | 第51-53页 |
4.3.4 优化信息沟通平台 | 第53-55页 |
4.3.5 成立内部审计小组 | 第55-58页 |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8-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