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阅知情权的司法保护研究
| 硕士论文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导言 | 第9-14页 |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股东查阅知情权的意义及法律依据 | 第14-17页 |
| 第一节 股东查阅知情权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我国股东查阅知情权的法律依据 | 第15-17页 |
| 一、新旧公司法关于股东查阅知情权之规定 | 第15-16页 |
| 二、其他文件中关于股东查阅知情权之规定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股东查阅知情权的司法实践考察 | 第17-27页 |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说明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股东查阅知情权诉讼的基本情况 | 第18-25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25-27页 |
| 一、理论预设与实践情况基本一致 | 第25页 |
| 二、案件胜诉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股东查阅知情权诉讼中的疑难问题分析 | 第27-37页 |
| 第一节 前置程序之必要性 | 第27-29页 |
| 一、法院在审理中对前置程序的态度 | 第27-28页 |
| 二、司法实践应当坚持前置程序为先的原则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法院对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29-33页 |
| 一、法院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分析 | 第29-30页 |
| 二、股东查阅知情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30-33页 |
| 第三节 享有查阅知情权的股东之身份认定 | 第33-34页 |
| 一、原告已不具有股东身份 | 第33-34页 |
| 二、原告出资存在瑕疵 | 第34页 |
| 第四节 不正当查阅目的的认定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股东查阅知情权司法保护方式的拓展 | 第37-41页 |
| 第一节 引入公司非讼程序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股东查阅知情权案件的非诉契合度 | 第38-39页 |
| 一、不存在明显的实质性权利义务争议 | 第38-39页 |
| 二、股东对于行权的效率及合目的性具有迫切需求 | 第39页 |
| 第三节 非讼程序在我国股东查阅知情权制度中的适用 | 第39-41页 |
| 一、非讼程序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40页 |
| 二、非讼与诉讼程序的结合 | 第40-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