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

汽车球铰有限元分析及过盈量优化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球铰主要性能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球铰扭矩离散性问题研究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8页
第2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球碗件注塑成型数值模拟研究第18-28页
    2.1 注塑成型收缩机理分析与影响因素第18-20页
        2.1.1 影响变量水平注塑成型收缩机理第18-19页
        2.1.2 影响注塑成型收缩的因素第19-20页
    2.2 注塑成型收缩变形的理论分析第20-21页
    2.3 球碗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21-23页
    2.4 正交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第23-26页
        2.4.1 正交试验简介第23页
        2.4.2 正交试验设计第23页
        2.4.3 正交试验方案第23-24页
        2.4.4 工艺参数对平均收缩率的影响分析第24-26页
    2.5 实验验证第26-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球铰力矩模型的过盈量优化设计第28-52页
    3.1 球体共形接触模型第28-33页
        3.1.1 完整球体接触模型第28-31页
        3.1.2 模型分析第31-33页
    3.2 球铰共形摩擦力矩模型第33-37页
        3.2.1 轴向载荷作用下的摩擦力矩计算第34-36页
        3.2.2 径向载荷作用下的摩擦力矩计算第36-37页
    3.3 球铰有限元分析前处理第37-40页
        3.3.1 球碗材料性能试验第37-39页
        3.3.2 球铰有限元模型第39-40页
    3.4 球铰接触模型验证第40-45页
        3.4.1 间隙量对球碗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第40-41页
        3.4.2 有无油槽对球碗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第41-44页
        3.4.3 油槽位置对球碗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第44-45页
    3.5 过盈量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第45-49页
        3.5.1摩擦实验第45-47页
        3.5.2 确定最佳的过盈量第47-49页
    3.6 球铰力矩实验验证第49-51页
        3.6.1 实验简介第49页
        3.6.2球铰力矩实验第49-50页
        3.6.3 数据分析第50-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热精整工艺对球铰扭矩的影响研究第52-66页
    4.1 球铰热精整工艺简介第52-53页
    4.2 过盈配合状态下的球铰热分析第53-63页
        4.2.1 热分析简介第53-55页
        4.2.2 温度对POM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第55-56页
        4.2.3 基于 Abaqus 软件的热膨胀分析第56-62页
        4.2.4 过盈量再优化第62-63页
    4.3 实验验证第63-65页
        4.3.1 热精整工艺对球铰扭矩的影响第63-64页
        4.3.2 蠕变时效对球铰扭矩的影响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5.1 总结第66页
    5.2 关键技术第66-67页
    5.3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交流发电机效率分析及改进
下一篇:车辆巡航系统高效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设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