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第5-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4-30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14-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一、国内学者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二、西方学者对中美新型国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6-30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二、研究路径与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8-30页 |
第一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分析视角: “权力-结构”与“认知-互动 | 第30-50页 |
第一节 对权力转移理论的批判 | 第30-37页 |
一、对权力转移理论的批判 | 第30-33页 |
二、权力转移理论关于冲突领域的风险管控 | 第33-37页 |
第二节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是中美两国共同的历史使命 | 第37-45页 |
一、“陷阱式”理论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角色 | 第37-41页 |
二、合则两利: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意义 | 第41-43页 |
三、斗则两伤: “修昔底德陷阱”不符合中美关系现状 | 第43-45页 |
第三节 “认知—互动”视角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分析 | 第45-50页 |
一、“认知—互动”分析视角 | 第45-47页 |
二、“认知—互动”视角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二章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 “认知-互动”的基础 | 第50-65页 |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 第50-55页 |
一、国际政治格局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 第50-52页 |
二、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 第52-55页 |
第二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需求 | 第55-59页 |
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调整与改革的需要 | 第55-56页 |
二、亚太地区安全秩序构建和经济合作的需要 | 第56-57页 |
三、中美两国各自繁荣和发展的需要 | 第57-59页 |
第三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 | 第59-65页 |
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背景 | 第59-62页 |
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 第62-65页 |
第三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要素: “认知-互动”的核心 | 第65-80页 |
第一节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实质 | 第65-71页 |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 第65-67页 |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 | 第67-71页 |
第二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原则和条件 | 第71-80页 |
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原则 | 第72-76页 |
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客观条件 | 第76-80页 |
第四章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挑战: 竞争性“认知-互动” | 第80-101页 |
第一节 中美关系中的理念分歧 | 第80-89页 |
一、中美两国对自己在世界秩序中未来地位的预设 | 第80-83页 |
二、中美两国价值理念和政治文化的差异 | 第83-86页 |
三、中美两国发展前景及实力预估 | 第86-89页 |
第二节 中美关系中的利益冲突 | 第89-101页 |
一、中美在全球秩序调整与改革中的利益冲突 | 第90-92页 |
二、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冲突和经济竞争 | 第92-97页 |
三、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97-101页 |
第五章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 合作性“认知-互动” | 第101-125页 |
第一节 基本前提: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与互信 | 第101-108页 |
一、加深中美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共识 | 第101-105页 |
二、增进中美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互信 | 第105-108页 |
第二节 制度保障: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机制构建 | 第108-115页 |
一、中美双边合作机制 | 第109-111页 |
二、地区性及全球性问题中的中美合作机制 | 第111-115页 |
第三节 内生动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共同利益 | 第115-121页 |
一、经贸关系 | 第115-118页 |
二、人文交流 | 第118-121页 |
第四节 关键问题: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危机管理 | 第121-125页 |
一、认知冲突的风险管控 | 第121-123页 |
二、利益摩擦的理性协调 | 第123-125页 |
结论 | 第125-132页 |
一、本文的基本观点 | 第125-127页 |
二、中美关系短期走势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 第127-129页 |
三、中美长期关系走势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 第129-130页 |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30-132页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第132-150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