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案例介绍 | 第18-26页 |
2.1 结构性理财产品概述 | 第18-21页 |
2.1.1 结构性理财产品定义 | 第18页 |
2.1.2 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8-21页 |
2.2 “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介绍 | 第21-26页 |
2.2.1 产品概况 | 第21-23页 |
2.2.2 产品结构 | 第23-25页 |
2.2.3 产品运作情景 | 第25-26页 |
3 “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收益分析 | 第26-34页 |
3.1 固定收益部分价值 | 第26-27页 |
3.2 浮动收益部分价值 | 第27-30页 |
3.2.1 模型选取 | 第27-28页 |
3.2.2 股价模拟及计算 | 第28-29页 |
3.2.3 收益分析结论 | 第29-30页 |
3.3 产品收益的敏感性分析 | 第30-34页 |
3.3.1 初始价格对期望收益的影响 | 第31页 |
3.3.2 到期期限对预期收益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触发条件对期望收益的影响 | 第32-34页 |
4 “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 第34-40页 |
4.1 影响“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市场风险的因素 | 第34-35页 |
4.1.1 沪深300指数价格波动 | 第34页 |
4.1.2 无风险利率波动 | 第34-35页 |
4.2 “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市场风险比较分析 | 第35-40页 |
4.2.1 风险价值法VaR原理介绍 | 第35-36页 |
4.2.2 VaR值的测算 | 第36-38页 |
4.2.3 在险价值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5 “金钥匙·如意”理财产品完善建议 | 第40-45页 |
5.1 明确各方定位,发挥品牌优势 | 第40页 |
5.2 调整累积价格区间,适度提高预期收益 | 第40-42页 |
5.3 设置止损提前赎回条款,保障投资者利益 | 第42-43页 |
5.3.1 增加投资者可提前赎回的条款 | 第42-43页 |
5.3.2 设置止损赎回线 | 第43页 |
5.4 积极适应政策新规,向净值型理财产品靠拢 | 第43-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