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框架下的吉利汽车财务分析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6-19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2.3 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9-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23-32页 |
2.1 财务分析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2.1.1 财务分析的定义 | 第23页 |
2.1.2 财务分析评价的方法 | 第23-24页 |
2.1.3 财务分析的作用 | 第24-25页 |
2.1.4 财务分析的缺陷 | 第25-27页 |
2.2 哈佛分析框架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27-32页 |
2.2.1 战略分析 | 第27-29页 |
2.2.2 会计分析 | 第29-30页 |
2.2.3 财务分析 | 第30页 |
2.2.4 前景分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吉利汽车战略分析 | 第32-45页 |
3.1 吉利汽车公司概况 | 第32-33页 |
3.1.1 吉利汽车公司基本概况 | 第32-33页 |
3.1.2 吉利汽车公司经营状况 | 第33页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3-38页 |
3.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第33-35页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35-36页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36-37页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37-38页 |
3.3 行业获利能力分析 | 第38-40页 |
3.3.1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 第38页 |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38-39页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第39页 |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9-40页 |
3.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40页 |
3.4 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 第40-43页 |
3.4.1 内部优势分析 | 第40-41页 |
3.4.2 内部劣势分析 | 第41页 |
3.4.3 外部机会分析 | 第41-42页 |
3.4.4 外部威胁分析 | 第42-43页 |
3.5 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吉利汽车会计分析 | 第45-55页 |
4.1 关键会计政策识别 | 第45-46页 |
4.2 资产质量分析 | 第46-51页 |
4.2.1 应收账款及票据质量分析 | 第46-48页 |
4.2.2 存货质量分析 | 第48-50页 |
4.2.3 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 第50-51页 |
4.3 负债质量分析 | 第51-53页 |
4.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吉利汽车财务分析 | 第55-68页 |
5.1 财务状况变化趋势 | 第55-56页 |
5.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56-59页 |
5.2.1 吉利汽车偿债能力分析 | 第56-58页 |
5.2.2 与竞争对手偿债能力进行比较 | 第58-59页 |
5.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59-61页 |
5.3.1 吉利汽车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 第59-61页 |
5.3.2 与竞争对手营运能力进行比较 | 第61页 |
5.4 盈利能力分析 | 第61-63页 |
5.4.1 吉利汽车盈利能力分析 | 第61-62页 |
5.4.2 与竞争对手盈利能力进行比较 | 第62-63页 |
5.5 成长能力分析 | 第63-65页 |
5.5.1 吉利汽车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 第63-64页 |
5.5.2 与竞争对手成长能力进行比较 | 第64-65页 |
5.6 现金流量分析 | 第65-67页 |
5.6.1 现金流量趋势分析 | 第65-66页 |
5.6.2 经营现金流量分析 | 第66-67页 |
5.7 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吉利汽车前景分析 | 第68-76页 |
6.1 战略预测 | 第68-71页 |
6.1.1 营销战略方面 | 第68-69页 |
6.1.2 生产战略方面 | 第69-70页 |
6.1.3 人才战略 | 第70-71页 |
6.2 吉利汽车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分析 | 第71-75页 |
6.2.1 大规模资金投入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71-72页 |
6.2.2 产能不足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72页 |
6.2.3 国内外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72-73页 |
6.2.4 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73-74页 |
6.2.5 竞争对手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 | 第74-75页 |
6.3 小结 | 第75-76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76-8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7.2 相关建议 | 第77-81页 |
7.2.1 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 第77页 |
7.2.2 加快转型互联网与新能源 | 第77-78页 |
7.2.3 继续加强同高质量企业的协同发展 | 第78-79页 |
7.2.4 加强财务管理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