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一、比较分析法 | 第9-10页 |
二、文献资料法 | 第10页 |
三、个案分析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与网络民意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网络自媒体的发展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网络自媒体的特征分析 | 第11-12页 |
一、充分依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第12页 |
二、传播主体多样化 | 第12页 |
三、低门槛、方便操作 | 第12页 |
四、意见表达多元化,平民化 | 第12页 |
第三节 网络自媒体民意及特征分析 | 第12-13页 |
一、虚拟性 | 第13页 |
二、网络自媒体的开放性 | 第13页 |
三、自媒体形式的多样化 | 第13页 |
第四节 公共政策议程 | 第13-14页 |
第五节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民意的表达 | 第14-19页 |
一、网络自媒体与网络民意 | 第14-15页 |
二、网络自媒体民意通道 | 第15页 |
三、网络自媒体民意表达的类型 | 第15-16页 |
四、网络自媒体民意表达的优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网络自媒体民意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影响分析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民意与公共政策议程的关系 | 第19-21页 |
一、公共政策的主体分析 | 第19页 |
二、公共政策的客体分析 | 第19-20页 |
三、民意与公共政策议程的密切关系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网络自媒体民意对公共政策议程的积极影响 | 第21-26页 |
一、对普通民众参与公共政策议程的积极影响 | 第21-24页 |
二、对决策制定者设置公共政策议程的积极影响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网络自媒体民意对公共政策议程的消极影响及原因探讨 | 第26-31页 |
一、网络自媒体民意对公共政策议程的消极影响 | 第26-28页 |
二、消极影响的原因探讨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网络自媒体民意影响公共政策议程案例分析 | 第31-35页 |
第一节 微博打拐潮事件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莎普爱思眼药水事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魏则西滑膜肉瘤事件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建议 | 第35-41页 |
第一节 扩大网络自媒体民意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 第35-36页 |
一、提高网络自媒体覆盖面,增强网络自媒体民意广泛性 | 第35页 |
二、技术进步提高网络自媒体民意代表性 | 第35-36页 |
三、引导网络自媒体民意正确导向 | 第36页 |
第二节 提高网络自媒体民意良性表达的素质及能力 | 第36-37页 |
一、将道德建设推进网络,提升网民整体素质 | 第36页 |
二、自媒体网民以更高的素养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来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积极探讨网络自媒体民意参与公共政策规则 | 第37-38页 |
一、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充分听取网络自媒体民意 | 第37页 |
二、网络自媒体民意需要参与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来 | 第37-38页 |
三、网络自媒体民意应该参与公共政策的评估 | 第38页 |
第四节 正确引导,促进政策议程优化良性推进 | 第38-41页 |
一、通过法治体系建设,打造网络自媒体民意良性参与公共政策的法治环境 | 第38-39页 |
二、增强网络自媒体监管力度,给有民意表达需求的民众创造良好环境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