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6-17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 第19-25页 |
2.1 政府绩效管理的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绩效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2 政府绩效的概念 | 第20页 |
2.1.3 政府绩效管理的概念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目标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 | 第25-36页 |
3.1 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 | 第25-27页 |
3.2 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 第27-32页 |
3.2.1 兴隆县绩效考核对象 | 第27-28页 |
3.2.2 兴隆县直机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3.2.3 兴隆县直机关绩效考核评估 | 第30-32页 |
3.2.4 兴隆县直机关考核结果运用 | 第32页 |
3.3 兴隆县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效果 | 第32-33页 |
3.3.1 重点工作超出预期 | 第32-33页 |
3.3.2 干部作风加速转变 | 第33页 |
3.3.3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 第33页 |
3.4 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3.4.1 绩效管理的引导作用不强 | 第34页 |
3.4.2 考核结果可信度低 | 第34页 |
3.4.3 结果运用的激励约束作用不强 | 第34-35页 |
3.4.4 绩效管理出现滞后性 | 第35页 |
3.4.5 公众参与度低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4.1 绩效指标体系不合理 | 第36-37页 |
4.1.1 绩效指标设置不合理 | 第36-37页 |
4.1.2 绩效指标权重设定不合理 | 第37页 |
4.2 绩效考核结果可信度低的原因 | 第37-38页 |
4.2.1 绩效考核方法落后 | 第37-38页 |
4.2.2 绩效考核人才不足 | 第38页 |
4.3 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的原因 | 第38-39页 |
4.3.1 现有奖惩机制落实不力 | 第38页 |
4.3.2 缺乏针对普通职工的奖惩机制 | 第38-39页 |
4.4 绩效管理出现滞后性的原因 | 第39-40页 |
4.4.1 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 | 第39页 |
4.4.2 缺乏有效的绩效改进环节 | 第39-40页 |
4.5 缺乏公众参与的制度基础 | 第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政府绩效管理外埠实践经验 | 第41-44页 |
5.1 甘肃省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41页 |
5.2 杭州市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41-42页 |
5.3 青岛市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42页 |
5.4 福建永定县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 第42-43页 |
5.5 政府绩效管理外埠实践的启示 | 第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完善兴隆县政府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6.1 科学构建政府绩效指标体系 | 第44页 |
6.1.1 顶层设计实现关键突出 | 第44页 |
6.1.2 运用科学方法分配指标权重 | 第44页 |
6.2 提高绩效考核结果可信度 | 第44-46页 |
6.2.1 多措并举科学开展绩效考核 | 第44-45页 |
6.2.2 加强绩效考核人才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6.3 强化激励约束作用 | 第46页 |
6.3.1 严格落实绩效考核结果奖惩制度 | 第46页 |
6.3.2 建立普通职工的个人奖惩制度 | 第46页 |
6.4 完善绩效管理流程 | 第46-47页 |
6.4.1 完善过程管理 | 第46-47页 |
6.4.2 建立绩效改进机制 | 第47页 |
6.5 建立公众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 | 第47-49页 |
6.5.1 公众参与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48页 |
6.5.2 公众参与绩效考核 | 第48页 |
6.5.3 公众参与绩效结果运用的监督 | 第48-4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