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沌电路控制的电子按摩仪研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电子按摩仪研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3 论文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2-22页 |
2.1 混沌的定义 | 第12-13页 |
2.2 混沌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2.2.1 确定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 | 第13页 |
2.2.2 对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性 | 第13页 |
2.2.3 有界性和遍历性 | 第13-14页 |
2.3 几种典型的混沌系统 | 第14-21页 |
2.3.1 蔡氏混沌系统 | 第14-16页 |
2.3.2 Lorenz混沌系统 | 第16-18页 |
2.3.3 Duffing混沌系统 | 第18-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混沌电路设计及仿真 | 第22-30页 |
3.1 混沌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 | 第22-25页 |
3.1.1 一般加减法比例运算电路 | 第22-23页 |
3.1.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和反相器 | 第23-24页 |
3.1.3 反相积分器 | 第24-25页 |
3.1.4 绝对值电路 | 第25页 |
3.2 混沌电路的仿真 | 第25-26页 |
3.3 典型蔡氏电路 | 第26-28页 |
3.4 Duffing混沌系统电路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电子按摩仪设计 | 第30-41页 |
4.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第30-32页 |
4.2 信号源电路 | 第32-37页 |
4.2.1 混沌电路的选择 | 第32页 |
4.2.2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 第32-33页 |
4.2.3 Duffing混沌电路的器件选择 | 第33-36页 |
4.2.4 实际Duffing混沌电路 | 第36-37页 |
4.3 电源电路 | 第37-38页 |
4.4 震动电路 | 第38-39页 |
4.5 按键和显示电路 | 第39-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电子按摩仪的软件设计 | 第41-52页 |
5.1 软件程序编译环境及结构 | 第41页 |
5.2 按摩仪软件结构与设计 | 第41-51页 |
5.2.1 STM32标准外设库 | 第41-45页 |
5.2.2 主任务与功能任务的建立 | 第45-47页 |
5.2.3 Duffing混沌信号处理软件设计 | 第47页 |
5.2.4 用户界面的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5.2.5 中断服务和初始化程序 | 第48页 |
5.2.6 按键程序的设计 | 第48-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电子按摩仪的调试 | 第52-55页 |
6.1 样机的制作 | 第52-53页 |
6.2 按摩仪调试 | 第53-5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7.1 总结 | 第55页 |
7.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