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监察制约权力:国家监察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导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五)本文分析框架 | 第10-12页 |
一、权力制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 第12-20页 |
(一)权力的概念、特征 | 第12-13页 |
(二)权力需要制约的原因 | 第13-15页 |
1、权力自身特性决定了权力需要被制约 | 第13-14页 |
2、我国权力制约的紧迫性 | 第14-15页 |
(三)监察与权力制约的逻辑关联 | 第15-18页 |
(四)行政监察制度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 | 第18-20页 |
二、监察制约权力的初步尝试:创立国家监察制度 | 第20-26页 |
(一)初创的国家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20-22页 |
1、机构设置:人民监察委员会和人民监察通讯员 | 第20-21页 |
2、领导体制:一重领导一重指导 | 第21-22页 |
3、职责:监督、受理、征集 | 第22页 |
(二)监察在权力制约中的重要地位 | 第22-26页 |
1、政府内部重要的自我制约机制 | 第23页 |
2、监督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3-24页 |
3、规范政府行为,保障权力运行 | 第24-26页 |
三、监察制约权力的逐步调试:调整国家监察制度 | 第26-30页 |
(一)国家监察制度运行机制调整 | 第26-27页 |
1、从人民监察委员会到国务院监察部 | 第26-27页 |
2、从监察部到被撤销 | 第27页 |
(二)国家监察制度调整的制度后果 | 第27-30页 |
1、取消监察,背离权力原则 | 第27-28页 |
2、监察缺失,权力制约机制失衡 | 第28-30页 |
四、监察制约权力的作用强化:重建国家监察制度 | 第30-40页 |
(一)国家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30-32页 |
1、机构设置:机构恢复、合署办公 | 第30页 |
2、领导体制:双重领导 | 第30-31页 |
3、职责:检查、受理、调查 | 第31-32页 |
(二)监察制度制约权力的方式和效果 | 第32-40页 |
1、执法监察:权力运行的规范性约束 | 第32-34页 |
2、大案要案查办:权力制约的制度性威慑 | 第34-36页 |
3、宣传教育:约束权力的基础性措施 | 第36-37页 |
4、信访举报:权力行使的民众约束 | 第37-40页 |
五、监察制约权力的作用凸显:监察制度改革创新 | 第40-50页 |
(一)改革现行监察制度以制约权力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1、监察机关权威性不够,不敢监督 | 第40页 |
2、监察机关独立性不足,监察乏力 | 第40-41页 |
3、监察法制不够健全,程序欠完备 | 第41页 |
(二)监察体制改革后其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 第41-46页 |
1、监察对象及监察职能变革:专责监察 | 第42-43页 |
2、监察机关获得独立性:有效制约 | 第43-45页 |
3、赋予监察机关权威性:敢于监督 | 第45-46页 |
(三)监察体制改革后权力制约作用凸显的可能性分析 | 第46-50页 |
1、监察权对其他权力的制约 | 第46-47页 |
2、其他权力对监察权的制约 | 第47-48页 |
3、监察体制改革推进了国家权力结构合理化 | 第48-5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0-53页 |
(一)对权力进行监督是实现权力制约的重要手段 | 第50页 |
(二)监察机关职能发挥实现权力制约 | 第50-51页 |
(三)监察委员会设立后对权力制约的新思考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