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航空运输经济论文--中国航空运输论文

中国民航业国际航线合作模式选择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4页
    1.1.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第11-14页
        1.1.1. 中国民航国际航线合作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1.2. 中国民航国际航线合作研究的背景第12-14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4-17页
    2.1. 民航业相关专业术语及概念第14页
        2.1.1. 民航运营及收益管理相关概念第14页
    2.2. 全球化合作模式评价理论基础第14-17页
        2.2.1. 彭氏框架第14-15页
        2.2.2. 战略合作理论第15-17页
第3章. 民航业合作的必要性——多维特征第17-21页
    3.1. 航空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第17-18页
        3.1.1. 除了重资产还低利润第17页
        3.1.2. 航空运输业具有规模经济性第17页
        3.1.3. 航空业具有密度经济性第17-18页
        3.1.4. 航空网络经济性第18页
    3.2. 航空业的社会经济特征第18-19页
        3.2.1. 经济发展协同性特征第18页
        3.2.2. 国际性与大系统性特征第18页
        3.2.3. 经营环境特征——环境依赖度高第18-19页
        3.2.4. 市场竞争特征——难以差异化竞争第19页
        3.2.5. 准军事性约束第19页
        3.2.6. 社会效益约束第19页
    3.3. 民航业多维特征对经营模式的影响第19-21页
        3.3.1. 民航业的核心困境第19-20页
        3.3.2. 民航业通过合作解决发展困境第20-21页
第4章. 全球航空业国际航线合作模式第21-30页
    4.1. 基础模式:客票联运第22页
        4.1.1. 内涵第22页
        4.1.2. 利益与优势第22页
        4.1.3. 问题与弊端第22页
    4.2. 代号共享模式第22-24页
        4.2.1. 内涵第22-23页
        4.2.2. 利益与优势第23页
        4.2.3. 问题与弊端第23-24页
    4.3. 航空联盟模式第24-26页
        4.3.1. 内涵第24-25页
        4.3.2. 利益与优势第25-26页
        4.3.3. 问题与弊端第26页
    4.4. 航线联营合作模式第26-30页
        4.4.1. 内涵第26页
        4.4.2. 国际航线联营的前提第26-29页
        4.4.3. 利益与优势第29-30页
        4.4.4. 问题与弊端第30页
第5章. 当前全球民航业主流合作模式的评价第30-34页
    5.1. 国际合作模式分析依据理论第30-32页
        5.1.1. 基于制度的观点第31页
        5.1.2. 基于资源的观点第31-32页
    5.2. 当前国际合作中的问题第32-34页
        5.2.1. 制度互动的问题第32-33页
        5.2.2. 组织性资源能力不足第33-34页
        5.2.3. 价值性、稀缺性资源变化带来的威胁第34页
第6章. 中国航空公司国际化合作模式分析第34-40页
    6.1. 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合作现状第34-37页
        6.1.1. 中国航空公司的代号共享合作现状第34-35页
        6.1.2. 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空联盟合作现状第35-36页
        6.1.3. 中国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联营现状第36-37页
    6.2. 中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第37-40页
第7章. 中国民航业国际航线合作选择第40-44页
    7.1. 中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合作的核心目标及原则第40-41页
        7.1.1. 核心目标第40页
        7.1.2. 合作原则第40-41页
    7.2. 结论第41页
    7.3. 联营合作模式的具体操作第41-44页
        7.3.1. 合作前提第41页
        7.3.2. 合作原则第41-42页
        7.3.3. 国际航线联营合作步骤第42-43页
        7.3.4. 联营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杆菌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我国绿潮藻种鉴定技术及分子系统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