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影子银行信用扩张对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16页
        1.2.2 现实意义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1.4.1 创新之处第19-20页
        1.4.2 不足之处第20-2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1-35页
    2.1 影子银行及其信用扩张的研究第21-29页
        2.1.1 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第21-24页
        2.1.2 影子银行的信用扩张第24-26页
        2.1.3 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第26-29页
    2.2 影子银行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第29-32页
        2.2.1 影子银行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第29-31页
        2.2.2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行为研究第31-32页
    2.3 文献评述第32-35页
第3章 影子银行信用扩张的理论分析第35-74页
    3.1 影子银行信用扩张的基本原理第35-52页
        3.1.1 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征第35-38页
        3.1.2 影子银行运作的一般模式第38-44页
        3.1.3 中国影子银行运作的两种模式第44-52页
    3.2 引入影子银行的金融加速器模型第52-67页
        3.2.1 理论模型框架图第53-55页
        3.2.2 金融部门的最优化行为第55-61页
        3.2.3 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的最优化行为第61-64页
        3.2.4 均衡条件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第64-67页
    3.3 中国影子银行信用扩张影响企业杠杆率的微观机制第67-74页
        3.3.1 企业作为影子银行资金供给方的盈余效应和替代效应第67-69页
        3.3.2 企业作为影子银行资金需求方的金融加速效应第69-74页
第4章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74-96页
    4.1 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测算第74-82页
        4.1.1 总体规模的测算第74-77页
        4.1.2 资金来源方层面的分解第77-78页
        4.1.3 资金运用方层面的分解第78-82页
    4.2 从各类报表分析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82-88页
        4.2.1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方结构的影响第84-86页
        4.2.2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负债方结构的影响第86-88页
    4.3 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改革措施第88-96页
        4.3.1 对通道业务和资金池-资产池业务的监管第88-93页
        4.3.2 金融稳定方面的改革第93-96页
第5章 影子银行对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影响:从需求方角度第96-114页
    5.1 指标和模型选择第96-101页
        5.1.1 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第96-100页
        5.1.2 贝叶斯VAR模型简介第100-101页
    5.2 统计分析第101-108页
        5.2.1 数据调整和平稳性检验第101-103页
        5.2.2 各变量增长趋势和波动趋势的比较第103-108页
    5.3 实证研究第108-114页
        5.3.1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联关系检验第108-109页
        5.3.2 基准利率对其他变量的脉冲响应第109-114页
第6章 影子银行对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影响:从供给方角度第114-126页
    6.1 回归模型设计与指标构建第116-121页
        6.1.1 计量模型设计第116-117页
        6.1.2 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第117-119页
        6.1.3 统计分析第119-121页
    6.2 实证研究第121-126页
        6.2.1 金融资产配置与杠杆率之间的关系检验第121-123页
        6.2.2 替代效应和盈余效应的检验第123-126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26-129页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126-127页
    7.2 政策建议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的评估及防范研究
下一篇:金融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