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中参与菌核病抗性调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缩略词第14-15页
1 引言第15-23页
    1.1 死体营养菌第15-17页
        1.1.1 核盘菌第15-16页
            1.1.1.1 菌核第15-16页
            1.1.1.2 核盘菌致病机理第16页
        1.1.2 由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第16-17页
    1.2 植物中的活性氧第17-21页
        1.2.1 植物中活性氧ROS的产生第17页
        1.2.2 植物中活性氧ROS的清除第17-20页
            1.2.2.1 ROS清除酶抗氧化系统第18-20页
            1.2.2.2 ROS清除非酶抗氧化系统第20页
        1.2.3 植物中活性氧ROS的双重功能第20页
        1.2.4 活性氧ROS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第20-21页
    1.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第21-22页
    1.4 拟南芥第22-23页
        1.4.1 拟南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策略第22页
        1.4.2 拟南芥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第22-23页
    1.5 研究意义第23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6页
    2.1 材料第23-25页
        2.1.1 植物材料第23页
        2.1.2 菌株第23页
        2.1.3 载体第23-24页
        2.1.4 试剂第24页
        2.1.5 培养基及试剂配方第24-25页
        2.1.6 引物设计第25页
    2.2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第25-36页
        2.2.1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5页
        2.2.2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25-26页
        2.2.3 拟南芥的种植第26页
        2.2.4 拟南芥total RNA的提取第26-27页
        2.2.5 cDNA的合成第27-28页
        2.2.6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8-31页
            2.2.6.1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第28-29页
            2.2.6.2 胶回收目的基因片段的TA克隆第29页
            2.2.6.3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第29-30页
            2.2.6.4 重组克隆子的鉴定及测序第30页
            2.2.6.5 测序序列比对正确的阳性克隆子的质粒提取第30-31页
            2.2.6.6 构建过表达载体第31页
        2.2.7 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感受态与阳性重组子验证第31-32页
        2.2.8 农杆菌浸花转化拟南芥第32页
        2.2.9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第32页
        2.2.10 拟南芥DNA的提取第32-33页
        2.2.11 阳性转基因植株的PCR验证第33页
        2.2.12 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纯合体的筛选第33页
        2.2.13 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的验证第33-34页
        2.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4-35页
        2.2.15 抗菌核病表型分析第35页
            2.2.15.1 核盘菌培养第35页
            2.2.15.2 核盘菌接种离体叶片第35页
            2.2.15.3 核盘菌活体接种拟南芥叶片第35页
        2.2.16 拟南芥叶片组织染色第35-36页
            2.2.16.1 DAB染色第36页
            2.2.16.2 台盼蓝染色第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69页
    3.1 预测的参与菌核病抗性调控基因表达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36-37页
    3.2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39页
        3.2.1 At3g52400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39页
        3.2.2 At4g12720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9页
    3.3 转基因过表达植株的筛选与验证第39-40页
    3.4 过表达转基因纯合体的表达量分析第40-41页
    3.5 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纯合体植株的验证第41-43页
        3.5.1 SALK_082482的验证第41-42页
        3.5.2 SALK_008617的验证第42页
        3.5.3 SALK_071917的验证第42-43页
        3.5.4 SALK_068300的验证第43页
    3.6 基因功能分析第43-69页
        3.6.1 At4g13180调控拟南芥抗菌核病的功能分析第44-47页
            3.6.1.1 At4g13180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病性分析第44-46页
            3.6.1.2 At4g13180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纯合体在接种核盘菌后的活性氧检测及菌丝生长情况分析第46-47页
        3.6.2 At2g30870调控拟南芥抗菌核病的功能研究第47-52页
            3.6.2.1 At2g30870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和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的抗/感病性分析第47-51页
            3.6.2.2 在接种核盘菌后At2g30870对活性氧及菌丝生长的调控分析第51-52页
        3.6.3 At3g52400调控拟南芥抗菌核病的功能分析第52-59页
            3.6.3.1 At3g52400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和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的抗/感病性分析第52-55页
            3.6.3.2 At3g52400对活性氧及菌丝生长的调控分析第55-56页
            3.6.3.3 At3g52400对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的调控分析第56-59页
        3.6.4 At4g24220调控拟南芥抗菌核病的功能分析第59-67页
            3.6.4.1 At4g24220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和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的抗/感病性分析第60-62页
            3.6.4.2 At4g24220对活性氧及菌丝生长情况的调控分析第62-63页
            3.6.4.3 At4g24220对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的调控分析第63-67页
        3.6.5 At4g12720调控拟南芥抗菌核病的功能分析第67-69页
            3.6.5.1 At4g24220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病性分析第67-69页
            3.6.5.2 At4g12720对活性氧及菌丝生长的调控分析第69页
4 小结和讨论第69-76页
    4.1 实验小结与讨论第69-75页
        4.1.1 At4g13180在拟南芥抗菌核病的作用第70-71页
        4.1.2 At2g30870基因在拟南芥抗菌核病的作用第71-72页
        4.1.3 At3g52400基因在拟南芥抗菌核病的作用第72-73页
        4.1.4 At4g24220基因在拟南芥抗菌核病的作用第73-74页
        4.1.5 At4g12720基因在拟南芥抗菌核病的作用第74-75页
    4.2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第75-76页
5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根际特异微生物的筛选及对连作太子参致害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基于LED光源的昆虫趋光性试验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