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光源的昆虫趋光性试验仪的研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特色之处 | 第12-13页 |
1.3 LED在昆虫趋光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课题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昆虫趋光性行为简介 | 第14-19页 |
2.1 昆虫趋光性行为 | 第14-15页 |
2.1.1 昆虫趋光特性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昆虫趋光特性的三个假说 | 第14-15页 |
2.2 昆虫趋光特性的机理 | 第15-16页 |
2.3 昆虫趋光特性与光源波长及强度的关系 | 第16-18页 |
2.3.1 昆虫对光源波长的选择性 | 第16-18页 |
2.3.1.1 昆虫对单色光的反应 | 第16-17页 |
2.3.1.2 昆虫对双色光的反应 | 第17-18页 |
2.3.2 光源强度对昆虫趋光特性的影响 | 第18页 |
2.4 昆虫趋光特性的应用途径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昆虫趋光性试验仪的设计及原理 | 第19-33页 |
3.1 昆虫趋光特性试验仪的结构 | 第19-20页 |
3.2 昆虫趋光性试验仪光源的选择 | 第20-30页 |
3.2.1 昆虫诱杀灯的光源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3.2.2 LED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3.2.3 光源的总体设计 | 第22-24页 |
3.2.4 LED光源的光谱特性 | 第24-30页 |
3.3 昆虫趋光性实验仪原理 | 第30-33页 |
3.3.1 昆虫趋光波长实验原理 | 第30-31页 |
3.3.2 复合光对昆虫趋光率的影响 | 第31页 |
3.3.3 昆虫趋光阈值的研究 | 第31页 |
3.3.4 不同暗适应时间对昆虫趋光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四章 LED光源硬件电路设计 | 第33-48页 |
4.1 LED的优点及驱动原理 | 第33-35页 |
4.1.1 LED的优点 | 第33-34页 |
4.1.2 LED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4.2 LED光源的封装设计 | 第35-37页 |
4.2.1 大功率LED芯片的选择 | 第35页 |
4.2.2 LED的封装工艺 | 第35-37页 |
4.3 LED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7-42页 |
4.3.1 PWM调制电路 | 第37-39页 |
4.3.2 LED驱动电路 | 第39-41页 |
4.3.3 大功率LED电源电路 | 第41页 |
4.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4.3.4.1 实验测试所用的仪器 | 第41页 |
4.3.4.2 驱动电源的电流精度 | 第41-42页 |
4.3.4.3 驱动电源的效率的测定 | 第42页 |
4.4 驱动电源与光源间的光学性能测试 | 第42-46页 |
4.4.1 实验测试的仪器 | 第42-43页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昆虫趋光性实验仪的应用 | 第48-53页 |
5.1 小菜蛾趋光性初步实验 | 第48-51页 |
5.1.1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5.1.2 实验方法及材料 | 第48-49页 |
5.1.3 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70页 |
附图一: 昆虫趋光性实验仪整体结构 | 第58页 |
附图二: 昆虫趋光性实验仪光源发射情况 | 第58页 |
附图三: LED光源光学参数测试 | 第58-59页 |
附图四: LED驱动电源硬件图 | 第59页 |
附图五: 采用ZML-600测试系统软件截图 | 第59-60页 |
附表一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