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前言 | 第12-25页 |
1.1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1 .转基因烟草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1.2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 .ChIFN-γ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1 .IFN-γ的介绍 | 第16页 |
1.2.2 .ChIFN-γ的获得 | 第16页 |
1.2.3 .ChIFN-γ的功能及应用 | 第16-17页 |
1.3 .转基因植物拷贝数的检测方法 | 第17-20页 |
1.3.1 .Southern杂交 | 第17-18页 |
1.3.2 .荧光定量PCR | 第18-19页 |
1.3.3 .数字PCR | 第19-20页 |
1.4 .基因定位的相关技术 | 第20-23页 |
1.4.1 .原位杂交 | 第20-22页 |
1.4.2 .旁侧序列检测 | 第22-23页 |
1.4.3 .亚细胞定位 | 第23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46页 |
2.1 .仪器与材料 | 第25-3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2.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6-28页 |
2.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8-30页 |
2.1.5 .所用试剂盒 | 第30页 |
2.1.6 .引物与探针设计 | 第30-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46页 |
2.2.1 .CTAB法提取烟草基因组DNA | 第31页 |
2.2.2 .PCR扩增ChIFN-γ基因 | 第31-32页 |
2.2.3 .PCR产物回收 | 第32-33页 |
2.2.4 .目的片段与pGEM-T载体连接 | 第33页 |
2.2.5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33-34页 |
2.2.6 .菌落PCR检测 | 第34页 |
2.2.7 .提取质粒DNA | 第34-35页 |
2.2.8 .质粒PCR检测 | 第35-36页 |
2.2.9 .重组质粒扩增目的基因 | 第36-37页 |
2.2.10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7页 |
2.2.11 .质粒浓度的检测及对应拷贝数的计算 | 第37页 |
2.2.12 .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检测 | 第37-38页 |
2.2.13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8页 |
2.2.14 .质粒酶切 | 第38-39页 |
2.2.15 .基因组酶切 | 第39页 |
2.2.16 .探针制备 | 第39-40页 |
2.2.17 .DNA转膜和固定 | 第40-41页 |
2.2.18 .预杂交与杂交 | 第41页 |
2.2.19 .严谨洗涤 | 第41-42页 |
2.2.20 .免疫检测 | 第42页 |
2.2.21 .烟草育苗、栽培及取样 | 第42页 |
2.2.22 .烟草组织切片的制备 | 第42-43页 |
2.2.23 .蛋白酶处理 | 第43页 |
2.2.24 .变性处理 | 第43页 |
2.2.25 .杂交 | 第43-44页 |
2.2.26 .杂交后的洗脱 | 第44页 |
2.2.27 .DAPI复染核 | 第44页 |
2.2.28 .荧光显微镜观察信号 | 第44页 |
2.2.29 .转HD拟南芥的筛选及培养 | 第44-45页 |
2.2.30 .拟南芥组织切片的制备 | 第45-46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46-62页 |
3.1 .实验结果 | 第46-56页 |
3.1.1 .转ChIFN-γ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46页 |
3.1.2 .ChIFN-γ基因的克隆 | 第46-47页 |
3.1.3 .菌落PCR检测 | 第47页 |
3.1.4 .重组质粒的PCR检测 | 第47-48页 |
3.1.5 .ChIFN-γ及18SrRNA基因的克隆 | 第48-49页 |
3.1.6 .菌落PCR检测 | 第49页 |
3.1.7 .质粒PCR检测 | 第49-50页 |
3.1.8 .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检测 | 第50页 |
3.1.9 .质粒浓度的检测及对应拷贝数的计算 | 第50页 |
3.1.10 .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0-51页 |
3.1.11 .荧光定量PCR拷贝数的检测 | 第51页 |
3.1.12 .基因组酶切 | 第51-52页 |
3.1.13 .探针检测 | 第52-53页 |
3.1.14 .免疫印迹检测 | 第53-54页 |
3.1.15 .烟草培育及采样 | 第54页 |
3.1.16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 第54-55页 |
3.1.17 .转HD拟南芥的筛选及培养 | 第55-56页 |
3.1.18 .转HD拟南芥的组织形态观察 | 第56页 |
3.2 .结论与讨论 | 第56-62页 |
3.2.1 .ChIFN-γ的拷贝数检测及验证 | 第56-59页 |
3.2.2 .ChIFN-γ的组织定位 | 第59-62页 |
4.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62页 |
4.2 .存在问题及思考 | 第62-63页 |
4.3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