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5-16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1 大型结构物对接安装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现状 | 第17页 |
1.2.3 点云数据处理算法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第18-20页 |
1.3.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2 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的区别 | 第19页 |
1.3.3 三维激光扫描仪选型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钢结构对接建造技术研究 | 第22-27页 |
2.1 框架式钢结构对接分类 | 第22-24页 |
2.1.1 钢结构模块分层建造对接安装 | 第22-23页 |
2.1.2 框架式钢结构整体吊装对接 | 第23-24页 |
2.2 钢结构对接连接形式 | 第24-25页 |
2.3 钢结构对接安装精度监测方法 | 第25-26页 |
2.3.1 建造误差监测 | 第25-26页 |
2.3.2 对接精度监测 | 第26页 |
2.3.3 钢结构整体关键尺寸要求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钢结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误差分析 | 第27-33页 |
3.1 地面脉冲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原理 | 第27-28页 |
3.2 三维激光扫描误差分析 | 第28-31页 |
3.2.1 仪器误差 | 第28-29页 |
3.2.2 反射面引起拟合误差 | 第29-30页 |
3.2.3 多路径效应产生的误差 | 第30-31页 |
3.2.4 外界环境 | 第31页 |
3.3 三维激光扫描仪检校 | 第31-32页 |
3.4 分析结论 | 第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钢结构点云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 第33-52页 |
4.1 配准平差及精度评定 | 第33-40页 |
4.1.1 标靶中心提取方法 | 第33-35页 |
4.1.2 多测站配准平差原理 | 第35-39页 |
4.1.3 多测站配准误差分析 | 第39-40页 |
4.2 点云数据预处理 | 第40-41页 |
4.2.1 点云降噪处理算法 | 第40-41页 |
4.2.2 点云稀疏下采样 | 第41页 |
4.3 钢结构点云特征提取方法 | 第41-47页 |
4.3.1 基于K邻域的点云法线估计 | 第41-42页 |
4.3.2 通过点云法线交互提取平面与圆柱 | 第42-44页 |
4.3.3 RANSAC聚类分割 | 第44-47页 |
4.4 钢结构关键尺寸量测 | 第47页 |
4.5 立柱垂直度及挠度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4.6 设计模型与点云模型匹配对齐 | 第48-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钢结构模块特征提取与对接匹配 | 第52-64页 |
5.1 基于设计模型提取关键点信息 | 第52-58页 |
5.1.1 基于OcTree的空间划分与快速搜索 | 第52-53页 |
5.1.2 钢结构端口数据快速定位与自动提取 | 第53-54页 |
5.1.3 端口特征点自动拟合 | 第54-58页 |
5.2 钢结构模块对接匹配与质量评价 | 第58-62页 |
5.2.1 钢结构模块对接端口轮廓获取 | 第58-59页 |
5.2.2 基于ICP算法的对接端口轮廓点匹配算法 | 第59-61页 |
5.2.3 钢结构模块端口整体匹配与质量评价 | 第61-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钢结构模块对接处理系统开发及运行仿真 | 第64-81页 |
6.1 对接处理系统主要功能 | 第64-65页 |
6.2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第65-66页 |
6.3 数据库设计 | 第66-69页 |
6.4 系统功能开发 | 第69-75页 |
6.4.1 设计模型特征信息管理系统 | 第69-70页 |
6.4.2 钢结构对接点云处理系统开发 | 第70-75页 |
6.5 钢结构对接技术验证 | 第75-80页 |
6.5.1 数据采集设备及条件 | 第75-76页 |
6.5.2 钢结构特征提取与误差分析 | 第76-77页 |
6.5.3 钢结构对接匹配与评判功能验证 | 第77-79页 |
6.5.4 钢结构尺寸量测结果 | 第79-8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