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单相接地故障消弧方法综述 | 第9-14页 |
1.3 多电平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原理 | 第19-38页 |
2.1 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第19-27页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第19-24页 |
2.1.2 谐振接地系统 | 第24-27页 |
2.2 基于三相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的配电网柔性消弧原理 | 第27-35页 |
2.2.1 柔性消弧原理 | 第27-30页 |
2.2.2 线路对地参数测量 | 第30-31页 |
2.2.3 柔性消弧的暂态过程 | 第31-35页 |
2.3 接地故障电流谐波分量补偿原理 | 第35-37页 |
2.3.1 故障电流谐波分量的来源 | 第35-36页 |
2.3.2 故障电流谐波分量的检测及补偿方法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级联H桥变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38-63页 |
3.1 主电路结构分析 | 第38-41页 |
3.1.1 主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 | 第38-40页 |
3.1.2 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3.2 主电路参数 | 第41-44页 |
3.2.1 主电路级联数及开关器件 | 第41-42页 |
3.2.2 连接电感 | 第42-43页 |
3.2.3 直流侧电容器 | 第43-44页 |
3.3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的调制方法 | 第44-47页 |
3.3.1 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 | 第44-45页 |
3.3.2 载波移相法 | 第45-47页 |
3.4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47-62页 |
3.4.1 直流侧电压稳定控制 | 第47-51页 |
3.4.2 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 | 第51-54页 |
3.4.3 交流侧电流跟踪控制 | 第54-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软件仿真研究 | 第63-95页 |
4.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软件建模 | 第63-70页 |
4.1.1 PSCAD/EMTDC软件 | 第63-64页 |
4.1.2 配电网各模块的PSCAD建模 | 第64-70页 |
4.2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策略软件仿真 | 第70-81页 |
4.2.1 多电平变流器的充电过程 | 第71-73页 |
4.2.2 对地参数测量仿真 | 第73-74页 |
4.2.3 直流侧电压稳定控制 | 第74-75页 |
4.2.4 直流侧电压均衡控制 | 第75-77页 |
4.2.5 交流侧电流跟踪控制 | 第77-81页 |
4.3 柔性消弧方法的适应性仿真 | 第81-87页 |
4.3.1 不同故障电阻、电弧接地故障下的消弧效果 | 第81-83页 |
4.3.2 故障电流谐波分量补偿仿真 | 第83-87页 |
4.4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多功能应用研究 | 第87-94页 |
4.4.1 谐波检测方法 | 第88-91页 |
4.4.2 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多功能应用仿真 | 第91-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7页 |
5.1 总结 | 第95-96页 |
5.2 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