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10-15页 |
(一) 研究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 文化多样化及细化研究的需求 | 第10页 |
2. 传统技艺亟待保护的需求 | 第10-11页 |
(二) 相关概念 | 第11页 |
1. 传统技艺 | 第11页 |
2. “数字影像”保护 | 第11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需要 | 第12页 |
2.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与“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应用的关联性 | 第12页 |
3.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 国外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应用研究的现状 | 第13页 |
2. 国内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研究的现状 | 第13页 |
3.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五)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现状分析 | 第14页 |
2.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研究的方法探析 | 第14页 |
3. 白裤瑶民间粘膏画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的实例应用 | 第14-15页 |
二、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现状分析 | 第15-21页 |
(一)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的现状 | 第15-16页 |
1. 发展现状 | 第15页 |
2. 历史现状 | 第15-16页 |
(二)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在“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中呈现的特点 | 第16-17页 |
1. 具有活态性 | 第16页 |
2. 承载文化和历史 | 第16-17页 |
3. 促进经济发展 | 第17页 |
(三)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在“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中的表现种类 | 第17-18页 |
1. 保存与展示保护 | 第17页 |
2. 教育保护 | 第17页 |
3. 开发性保护 | 第17-18页 |
(四)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护及展示的困境 | 第18-20页 |
1. 部分技艺濒临消亡 | 第18页 |
2. 保护意识淡薄 | 第18-19页 |
3. 保存形式不稳定 | 第19页 |
4. 展示形式有待拓展 | 第19-20页 |
(五) 小结 | 第20-21页 |
三、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研究的方法探析 | 第21-43页 |
(一) 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的方法构思探析 | 第21-23页 |
1. “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对象的确定 | 第21-22页 |
2. 可能面临的问题 | 第22-23页 |
3. 适用性和可行性 | 第23页 |
(二) 采集与制作方法探析 | 第23-30页 |
1. 采集的方法探析 | 第23-25页 |
2. 拍摄形式方法探析 | 第25-28页 |
3. 后期制作方法探析 | 第28-30页 |
(三) 保存形式方法探析 | 第30-34页 |
1.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保存探析 | 第31-32页 |
2. 以国家相关公益机构为媒介保存方法探析 | 第32-33页 |
3. 以商业机构的为媒介保存方法探析 | 第33-34页 |
(四)展示方法探析 | 第34-36页 |
1. 静态展示方法探析 | 第34-35页 |
2. 动态展示方法探析 | 第35页 |
3. 基于网络的交互设计展示探析 | 第35-36页 |
(五) “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与“传统”保护及展示的方式对比 | 第36-42页 |
1. “传统”保护及展示的方式分析 | 第36-37页 |
2. “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的方式分析 | 第37-39页 |
3. “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与传统保护及展示的方式对比 | 第39-42页 |
(六) 小结 | 第42-43页 |
四、白裤瑶民间粘膏画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的实例应用 | 第43-54页 |
(一) 白裤瑶民间粘膏画技艺的概述 | 第43-44页 |
1. 白裤瑶的源流 | 第43页 |
2. 白裤瑶民间粘膏画的历史和文化影响 | 第43页 |
3. 技艺的流程 | 第43-44页 |
(二) | 第44-46页 |
1. 其他少数民族元素的静态设计形象分析 | 第44页 |
2. 白裤瑶粘膏画的民族元素形象分析 | 第44-45页 |
3. “白裤瑶粘膏画”民族元素视觉形象设计 | 第45-46页 |
(三) “白裤瑶粘膏画”的“数字影像”保护的动态设计展示 | 第46-51页 |
1. 田野考察资料的分析 | 第46-47页 |
2. 主题的拍摄 | 第47-49页 |
3. 主题的制作及展示 | 第49-51页 |
(四) 基于网络的交互设计展示 | 第51-53页 |
(五) 小结 | 第53-54页 |
五、广西民间传统技艺的“数字影像”保护及展示应用的前景展望 | 第54-56页 |
(一) 对广西民间传统技艺保护模式的思考 | 第54页 |
(二) 推动创意业产业发展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