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气动噪声相关理论 | 第15-24页 |
2.1 声源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 噪声的危害 | 第16页 |
2.3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16-21页 |
2.3.1 流体运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16-18页 |
2.3.2 湍流运动的数值模型 | 第18-21页 |
2.4 气动声学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2.4.1 Lighthill基本方程 | 第21-22页 |
2.4.2 FW-H方程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数值仿真模型 | 第24-33页 |
3.1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数值计算流程 | 第24页 |
3.2 考虑地面效应的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数值计算模型 | 第24-31页 |
3.2.1 高速列车数值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3.2.2 轨道数值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3.2.3 数值计算区域 | 第27-28页 |
3.2.4 数值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 第28-30页 |
3.2.5 数值计算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3.3 数值计算求解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高速列车稳态流场与表面噪声源分析 | 第33-45页 |
4.1 概述 | 第33页 |
4.2 标准κ-ε模型 | 第33-34页 |
4.3 宽频带噪声源模型 | 第34页 |
4.4 列车稳态流场分析 | 第34-40页 |
4.4.1 列车表面压力分析 | 第34-39页 |
4.4.2 不同工况下列车各部分表面压力分析 | 第39-40页 |
4.5 列车表面噪声源分析 | 第40-44页 |
4.5.1 列车表面声功率及分析 | 第40-43页 |
4.5.2 不同工况下列车各部分表面声功率级分析 | 第43-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高速列车外场气动噪声分析 | 第45-76页 |
5.1 噪声的频谱分析 | 第45-46页 |
5.2 高速列车远场噪声分析 | 第46-54页 |
5.2.1 远场噪声声压级分析 | 第46-48页 |
5.2.2 远场噪声频谱分析 | 第48-54页 |
5.3 高速列车车下噪声分析 | 第54-62页 |
5.3.1 车下噪声声压级分析 | 第54-56页 |
5.3.2 车下噪声频谱分析 | 第56-62页 |
5.4 转向架部位噪声分析 | 第62-75页 |
5.4.1 转向架部位监测点布置 | 第62-63页 |
5.4.2 转向架内部声压级及频谱分析 | 第63-71页 |
5.4.3 头车前转向架外部声压级及频谱分析 | 第71-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6-79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