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沈北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污染第12-13页
        1.2.2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分析第13-14页
        1.2.3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分析第14-15页
        1.2.4 土壤重金属的风险评价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31页
    2.1 研究区域与土壤样品采集第19-20页
    2.2 土壤样品测定第20-21页
        2.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0页
        2.2.2 土壤重金属总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2.2.3 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测定第21页
    2.3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分析第21-24页
        2.3.1 数理据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1页
        2.3.2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1-22页
        2.3.3 相关性分析第22页
        2.3.4 主成分分析第22-24页
        2.3.5 聚类分析第24页
    2.4 重金属污染土壤风险评价第24-29页
        2.4.1 污染指数法评价第24-25页
        2.4.2 生态风险评价第25-26页
        2.4.3 健康风险评价第26-29页
    2.5 生物有效性第29-31页
        2.5.1 重金属形态提取方法第29-30页
        2.5.2 重金属生物活性第30-31页
第3章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第31-50页
    3.1 沈北新区土壤理化性质第31-36页
        3.1.1 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第31-34页
        3.1.2 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34-36页
    3.2 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第36-46页
        3.2.1 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第36-37页
        3.2.2 相关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第37-38页
        3.2.3 重金属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38-46页
    3.3 重金属来源分析第46-49页
        3.3.1 相关性分析第46页
        3.3.2 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第46-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第50-55页
    4.1 重金属的活性第50-51页
    4.2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第51-54页
    4.3 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土壤重金属的风险评价第55-64页
    5.1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第55-56页
    5.2 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第56-58页
    5.3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第58-63页
        5.3.1 非致癌健康风险第58-61页
        5.3.2 致癌健康风险第61-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芦苇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新型污染物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安徽广德联丰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