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安徽广德联丰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态修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矿山生态修复概述第12-16页
        1.2.1 矿山生态修复的含义第12页
        1.2.2 矿山生态修复的作用第12-13页
        1.2.3 矿山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联丰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第19-41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0页
        2.1.1 自然地理第20页
        2.1.2 地形地貌第20页
    2.2 联丰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第20-39页
        2.2.1 大气第20-22页
        2.2.2 地表水第22-23页
        2.2.3 边坡稳定性第23-27页
        2.2.4 水土流失第27-32页
        2.2.5 土壤第32-38页
        2.2.6 植被第38-39页
    2.3 联丰废弃矿山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第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联丰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种类选择第41-57页
    3.1 植物种类选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第41页
        3.1.1 目标第41页
        3.1.2 基本原则第41页
    3.2 植物配置第41-42页
    3.3 植物种类选择原理及方法第42-43页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42页
        3.3.2 构造判断矩阵第42页
        3.3.3 计算判断矩阵第42页
        3.3.4 一致性检验第42-43页
        3.3.5 总排序第43页
    3.4 植物种类筛选第43-56页
        3.4.1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第43-44页
        3.4.2 草本植物优选第44-47页
        3.4.3 藤本植物优选第47-50页
        3.4.4 灌木类植物优选第50-53页
        3.4.5 乔木类植物优选第53-55页
        3.4.6 优选植物评价第55-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联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第57-69页
    4.1 联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原则第57页
        4.1.1 边坡稳定、安全优先的原则第57页
        4.1.2 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的原则第57页
        4.1.3 坚持科学修复的原则第57页
        4.1.4 功能优先的原则第57页
    4.2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分区第57-59页
        4.2.1 分区综述第58-59页
        4.2.2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规划第59页
    4.3 研究区域恢复治理过程第59-66页
        4.3.1 重点恢复治理区的恢复治理第59-62页
        4.3.2 次重点恢复治理区的恢复治理第62-65页
        4.3.3 一般恢复治理区的恢复治理第65-66页
    4.4 研究区的土地复垦第66页
        4.4.1 研究区土地复垦的原则第66页
        4.4.2 研究区复垦目标第66页
        4.4.3 客土来源第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5章 结论第69-71页
    5.1 结论第69-70页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北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下一篇:牛粪生物炭对沈抚灌区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