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2-15页 |
1 前言 | 第15-1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34页 |
2.1 材料 | 第18-22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18-21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2 方法 | 第22-34页 |
2.2.1 FLAG-MOF及HA-ERα突变体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2-26页 |
2.2.2 蛋白提取 | 第26页 |
2.2.3 组织蛋白提取 | 第26页 |
2.2.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5 WesternBlot实验 | 第27-28页 |
2.2.6 ImageJ进行westernblot灰度值分析 | 第28-29页 |
2.2.7 检测ERα下游靶基因的mRNA水平 | 第29页 |
2.2.8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29-30页 |
2.2.9 免疫荧光实验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 | 第30页 |
2.2.10 免疫组化实验 | 第30-31页 |
2.2.11 慢病毒感染Ishikawa细胞,建立稳定敲低MOF细胞系 | 第31-32页 |
2.2.12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第32页 |
2.2.1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32页 |
2.2.14 裸鼠荷瘤实验 | 第32-33页 |
2.2.15 RNA芯片实验(RNAmicroarray) | 第33-3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4-47页 |
3.1 MOF参与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 第34-36页 |
3.2 MO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ERα表达呈正相关 | 第36-39页 |
3.3 MOF与ERα相互作用并参与维持ERα蛋白的稳定 | 第39-43页 |
3.4 MOF与ERα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同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一组基因 | 第43-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综述 | 第5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