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融冰雪电热沥青混凝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1.2.1 融雪除冰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电热沥青混凝土材料 | 第11-14页 |
1.2.3 电热沥青混凝土试验 | 第14-16页 |
1.2.4 存在问题分析 | 第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2 电热沥青混凝土材料设计 | 第19-37页 |
2.1 原材料 | 第19-21页 |
2.1.1 沥青 | 第19页 |
2.1.2 集料 | 第19-20页 |
2.1.3 矿粉 | 第20页 |
2.1.4 导电相材料 | 第20-21页 |
2.2 马歇尔试件的制备 | 第21-25页 |
2.2.1 配料 | 第22页 |
2.2.2 拌和 | 第22-23页 |
2.2.3 成型 | 第23-25页 |
2.3 材料组成设计 | 第25-35页 |
2.3.1 级配设计 | 第25页 |
2.3.2 最佳油石比 | 第25-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电热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试验 | 第37-49页 |
3.1 水稳定性 | 第37-41页 |
3.1.1 水稳定机理 | 第37-38页 |
3.1.2 浸水马歇尔试验 | 第38-39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39-41页 |
3.2 高温稳定性 | 第41-44页 |
3.2.1 高温车辙机理 | 第41-42页 |
3.2.2 车辙试验 | 第42页 |
3.2.3 数据分析 | 第42-44页 |
3.3 低温抗裂性 | 第44-47页 |
3.3.1 低温开裂机理 | 第44页 |
3.3.2 低温劈裂试验 | 第44-45页 |
3.3.3 数据分析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电热沥青混凝土电热性能试验 | 第49-70页 |
4.1 电热沥青混凝土显微分析 | 第49-52页 |
4.1.1 电热沥青混凝土导电机理 | 第49页 |
4.1.2 观测过程 | 第49-50页 |
4.1.3 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2 电阻测定 | 第52-56页 |
4.2.1 电阻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4.2.2 马歇尔试件电阻测定 | 第53-54页 |
4.2.3 车辙板试件电阻测定 | 第54-56页 |
4.3 发热试验 | 第56-66页 |
4.3.1 车辙板发热试验 | 第56-61页 |
4.3.2 室外融雪试验 | 第61-64页 |
4.3.3 室外除冰试验 | 第64-66页 |
4.4 发热效率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桥面铺装电热沥青混凝土结构层间力学特性 | 第70-96页 |
5.1 复合结构层间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 第70-76页 |
5.1.1 试验准备 | 第70-71页 |
5.1.2 应变片的粘贴位置 | 第71-72页 |
5.1.3 实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5.2 复合结构层间温度应力数值模拟 | 第76-80页 |
5.2.1 温度应力结果 | 第77-79页 |
5.2.2 结果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5.3 外界因素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80-84页 |
5.3.1 环境温度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81-82页 |
5.3.2 电压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82-83页 |
5.3.3 风速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 第83-84页 |
5.4 桥面电热沥青混凝土层间应力数值模拟 | 第84-95页 |
5.4.1 模型建立 | 第84-86页 |
5.4.2 超载对层间应力的影响 | 第86-88页 |
5.4.3 环境温度对层间应力的影响 | 第88-90页 |
5.4.4 面层厚度对层间应力的影响 | 第90-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6.2 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