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 ·企业成长研究 | 第12-18页 |
| ·企业集群研究 | 第18-21页 |
| ·简要评述 | 第21-22页 |
| 3 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文献综合研究 | 第23页 |
| ·归纳与演绎 | 第23-24页 |
| ·实证研究 | 第24页 |
| 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 ·系统探讨集群内网络资源对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 | 第24页 |
| ·构建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5-38页 |
| 1 集群效应分析 | 第25-31页 |
| ·一个简单模型 | 第25-26页 |
| ·集群正效应 | 第26-28页 |
| ·集群负效应 | 第28-31页 |
| 2 中小企业成长 | 第31-38页 |
| ·企业成长的经济学分析 | 第31-34页 |
| ·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网络化成长 | 第34-38页 |
| 第三章 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 | 第38-47页 |
| 1 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38-40页 |
| ·竞争与合作并存 | 第38页 |
| ·本地网络嵌入 | 第38-39页 |
| ·专业化生产 | 第39页 |
| ·协同成长 | 第39页 |
| ·成长资源丰富 | 第39-40页 |
| 2 集群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 第40-42页 |
| ·集群对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 第40-41页 |
| ·集群对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的阻碍作用 | 第41-42页 |
| 3 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决定因素 | 第42-45页 |
| ·企业家素质 | 第42-43页 |
| ·企业内部资源 | 第43页 |
| ·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 | 第43页 |
| ·群内服务性机构 | 第43-44页 |
| ·产业环境 | 第44-45页 |
| 4 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47-56页 |
| 1 邵东小五金产业发展历程 | 第47-48页 |
| 2 邵东小五金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48-49页 |
| 3 邵东小五金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状况分析 | 第49-53页 |
| ·成长动机——企业家精神 | 第49-50页 |
| ·成长能力——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 | 第50-51页 |
| ·成长资源基础——企业内部资源和集群网络资源 | 第51-52页 |
| ·成长机会——集群环境和产业环境 | 第52-53页 |
| 4 促进邵东小五金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 第53-56页 |
| ·加快组建集团公司的步伐,促进产业升级 | 第53页 |
| ·扩大五金行业协会影响力,促进群内企业交流与合作 | 第53-54页 |
| ·大力引进新技术和人才 | 第54页 |
| ·发展配套产业,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 第54-55页 |
| ·升级五金商贸市场 | 第55页 |
| ·为企业减负,规范地方税费收入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促进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的建议 | 第56-60页 |
| 1 宏观方面的建议 | 第56-57页 |
| ·加强集群公共产品建设 | 第56页 |
| ·扩大集群规模,优化集群结构 | 第56页 |
| ·设立地方技术组织,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升级 | 第56页 |
| ·整治和优化区域市场秩序 | 第56-57页 |
| ·加强宣传,形成区域品牌 | 第57页 |
| ·建立企业集群与外部大型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 第57页 |
| ·不可使用行政能力直接干预企业成长 | 第57页 |
| 2 微观方面的建议 | 第57-60页 |
| ·中小企业应寻求加入集群 | 第57-58页 |
| ·采取目标集聚战略 | 第58页 |
| ·诚实守信,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 第58页 |
|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 第58-59页 |
| ·成立行业协会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 2 本文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附录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